外傳-二十二、不做籠中鳥(1 / 3)

外傳-二十二、不做籠中鳥

蕭凡見李穎不聽他的勸告,便氣呼呼地說,你能呀,有你哭的時候!

李穎說,我相信,有時寬容和仁愛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強烈。

從此,馬樁真的一到星期天去見李穎一回。李穎就暖暖地笑著接待馬樁。暖暖地笑著給他吃給他喝聽他說,然後,暖暖笑著用摯愛的語言說服他,開導他。馬樁走時,李穎還給他二十元錢,一本書。每個星期一本書。第二個星期天,李穎就殷殷期待聽馬樁來談體會。李穎深信“每一本書是一級階梯,人每爬上一級,就更脫離畜牲而升到人類,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

可是這個馬樁就是不脫離畜牲,他想脫離畜牲,那些賭徒也不讓他脫離。那些賭徒對他苦苦相逼。他陷得太深了!

有一天,馬樁從李穎辦公室出來,恰巧碰到牛力,臉上的笑像牆上的泥皮一樣劈哩啪啦往下跌落,說,有一個好地方你去不去玩?

牛力眼裏呼啦就潑出一片憤怒說,滾一邊去,你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來!

馬樁也不惱,仍顛著屁股對牛力說那個地方有多好。

馬樁說的那個地方就是馬蹄泉。

牛力對馬樁說的馬蹄泉雖然表麵上不屑一顧,心裏卻生出許多好奇。有一天,他忍不住,還是約劉青蕭燕來到馬蹄泉。

馬蹄泉邊有幾株大鬆樹。綠陰、水氣、青草,使這個地方形成了清新宜人的小氣候。這是個休閑學習的好地方。

馬蹄泉是沂蒙山區一大景觀。在姊妹崮下一塊寬展的青石上,巧奪天工地生成一個馬蹄形的泉眼,泉水晝夜不息地從那裏噴湧而出。清清的泉水衝呀衝,在姊妹崮腳下就衝成一個清澈見底的水塘。水塘裏的水滿了,再源源不斷地流進順天河裏。水塘清得能看到塘底的石子、水草、小魚、小蝦。小魚是花翅兒魚。斑斕的花翅魚兒成群結隊,無人時它們靜止不動,隻瞪著眼睛,張著嘴巴,似在等待什麼。它們等來的往往是一隻翠鳥。翠鳥一聲尖叫,箭一樣射進水裏,捉住一條花翅魚兒,又箭一樣飛上藍天。這時,那些悠閑的花翅魚兒才驚慌失措,一陣兒紛亂,刮風一樣在水塘裏遊了一圈又一圈。小蝦就從容得多,不管有什麼危險,總是舞動著肢爪,不慌不忙地尋尋覓覓,尋到一棵水草,攀住枝葉,悠悠蕩蕩,突然就彈出很遠,然後,又興致勃勃地尋覓起來,不提防一隻毛螃,從石中伸出鉗子,攔腰嵌住其中一隻小蝦的腦袋。那隻小蝦將尾巴急劇地搖幾搖,就被毛螃撕碎。水是那麼清,水中有那麼的故事,引無數小朋友來馬蹄泉,尋找樂趣。

蕭燕劉青牛力在馬蹄泉的樹陰下用起功來,他們在抓緊時間備戰雛鷹知識大賽。

牛力疲倦了,暢暢伸一下懶腰,趔趄著去馬蹄泉邊撩一些水去澆腦袋,一下,兩下,水清清涼涼,讓他振奮,叫他愉悅。就在那一刻,牛力看到了小蝦被毛螃撕碎的悲慘一幕。他叫來了劉青蕭燕。

他們一齊感歎小蝦的不幸,秋天的水雖然有一些涼,但他們還是忍不住跳進水裏,要捉住毛螃,給小蝦討回公道;可當他們跳進水中時,哪裏還有毛螃的影子。他們要找到那隻毛螃,一會兒水上,一會兒水下,水下掀翻石頭,水上挖掘塘岸的窟窿,忘記了危險,忘記了時間,他們很快也忘記下水的目的。他們像三條花翅魚兒,酣暢淋漓地遊起水來。他們一起遊一陣兒,又相對遊起來。

這時李穎趕到馬蹄泉,見蕭燕他們正忘情無忌地在水裏遊著,想趕緊製止他們;但又怕吼急了,孩子們一慌,沉進水裏,便竭力壓住心頭的火氣,隻輕輕咳了一聲。

或是水聲大蓋過了李穎的咳聲,或是飛濺的浪花蒙住了蕭燕他們的眼睛,或是蕭燕他們太投入,蕭燕他們壓根兒就沒發現李穎,隻管開足馬力向前遊去。終於他們彙合在一起了。嗷—!孩子們歡呼起來。歡呼過後,蕭燕聲音像他們濺起的水珠一樣圓潤甜脆,說,剛才,我們一起向前遊就是數學行程問題“相向”,對著臉兒遊就是數學行程問題中的“相對”,現在我們碰頭了,就叫“相遇”。

蕭燕還未說完,李穎又連連咳了幾聲,蕭燕他們才發現李穎。他們一齊止了歡笑。手腳並用地懸浮在水裏,大氣不敢出地望著李穎。

李穎冷著臉,盯他們一陣兒,厲聲道,你們忘記了,沒有大人在,不準下水嗎?

好一陣兒,大家都不出聲。

還是劉青打破沉悶說,您不是說“體驗是學習的核心”,“體驗能感知做人的道理”嗎?我們是在體驗。

李穎的語氣裏還散著絲絲寒涼,說,水塘那麼深,要是出一個危險,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蕭燕像一支出水的荷箭,亭亭玉立,嬌美清鮮地說,媽媽,您就撒手吧,我們能行!我們不希望別人叫我們“籠中鳥”,“岸上鴨”。我們要學會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