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三斤核桃四斤殼(婚戀)

作者:陸淅

☆、蟹殼黃

這個星期《珈人》雜誌再度依靠文瀾的專欄躍上了本周女性雜誌銷售排行榜的首位,這次的兩xing專欄文章——《論做ai與做菜》更加成為了網友熱議的話題。

市麵上不管哪家做女性雜誌的,無論如何總會招攬個別麻辣作家,專寫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文章來賺取話題和關注,隻是這次對文章有興趣似乎已經不止是讀者了,連雜誌社的幕後大老板也對這一期話題勁爆的專欄文章產生了些許好奇。

袁顯公司旗下的雜誌社也不僅一兩家,但這兩年做得格外出挑的還要算《珈人》,詩曰“北方有佳人”,女性雜誌市場曰,南方有《珈人》。作為一本為公司盈利的刊物,平日裏公司裏的女職員喜歡買來看也算是對公司的支持和肯定,袁顯盡管心裏歡喜,但對於雜誌內容向來是不會刻意過問的。

這次會關注到文瀾的這篇專欄也算是機緣巧合,這天袁顯上班的時候,那些拿著雜誌的女職員們從前台到電梯裏甚至連他自己的秘書都在互相低聲說笑,有什麼比“欲語還休”更令人心癢?他這才對這個知名兩xing專欄作家的文章生出些許好奇心來,問秘書小姐借了本女性雜誌來看——

……

舊時女人很少出門做ai,現在女人很少在家做菜;從前談“君子遠庖廚”,如今紳士出房錢。

……

女人做菜大多是出於感情因素,為了親友、愛人、孩子,你不能說做得多好,但也絕不會差,因為鍋子裏是加了感情的;男人做菜大多是出於表現欲,證明自己有能力做得到,做得好,做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為“我有我可以”。

……

女人做完菜總記得收拾灶台廚房,這在男人看來簡直是無趣兼無謂,因為他們做菜時總是興之所至,一揮而就,偶爾遇到個擺完盤還收拾廚具的,強壓激動委婉探聽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做過廚房工的,被迫執行千萬次才養成了習慣,至今還留下些許慣性所致。這還真不如不問呢,跟你問我這與那檔子事有什麼關聯一般掃興!

……

這世上菜做得好的廚子多半是男人,正如日啖數十個生蠔,月戰上百位美人的大多也是男人,皆因一個道理——技術性的工作大都不可以像絕大多數的女人一樣,感情用事。

……

袁顯隨便掃了兩眼這篇滿是歪理邪說的文章,個別詞句倒也確實辛辣得叫人印象深刻,他又翻了翻雜誌的其他欄目,大多是談搭配、保養、化妝、減肥之類的話題,相較之下,這種看來不知所謂的專欄文章還可勉強算是特色兼看點。

翻閱了自家公司控股的雜誌社的所謂得意之作後,袁顯不由得對自己手下人是不是虛報了業績產生了莫大懷疑,他笑著把暢銷雜誌丟在一邊,撥了個電話給自己應該已經倒完時差的未婚妻,人春風得意的時候,連帶著說話都會輕快一些,“餓了嗎?要不要一起吃個午飯?”

剛約好未婚妻共進午餐,袁顯掛上的電話又突然響起來,他接起來,一聽到對方的聲音便驚喜萬分,“Daniel?!你這個伴郎是不是也太積極了點,”他取笑起自己的兄弟來一貫口無遮攔,“如果不是一早知道你這兩年打算來上海發展的話,我還以為你是特意趕在婚禮之前從美國飛回來跟我搶老婆的呢。”

那邊腳步聲和行李箱滑輪的滾動聲都驟然一頓,僅僅瞬間又恢複如初了,在手機裏聽來仿佛是為信號突然消失了一秒一般,袁顯不以為意,全然隻當是自己開了個不怎麼好笑的玩笑,“對了,反正你都來了,下午我跟佩佩要去選婚紗拍照片,你也順便過來好了,佩佩已經找好伴娘了,不如就趁這個機會大家早點熟悉一下也好。”

袁顯的伴郎答應了準新郎的要求,也顧不上倒時差和正職工作,一心要先去見見一對準新人。這位Daniel Lee讓司機把行李箱搬進了後備箱,吩咐道:“你先幫我把行李拿回去,今天我不用車了,事情辦完你就下班吧。”

Daniel Lee操一口幾十年前的老上海話,好在找了一位上海浦東籍的中年司機,不然年輕一代未必能自然地跟他這一口原生態的滬語交流。很多人都認為男人說起這種吳儂軟語來會有損男子氣概,其實不然,一副低沉的嗓子和篤定的語調會讓說吳語的男人顯得很儒雅,聽得人很舒服。然而語言其實也是活物,沒有參與近幾十年吳地方言的進化,又沒有被普及到普通話的李念琛幹脆直接對外宣稱隻會說英語,免得大家明明說的都是中國話,還一副“雞同鴨講”的樣子,豈不尷尬?

剛剛下了飛機的Daniel Lee隨便找了間cafe吃了個簡餐,心裏開始擔心這次千裏迢迢過來做伴郎會不會是“此地無銀三百兩”。Double Espresso是一份水雙份咖啡粉,濃得像死亡;人生是一條命又要做人又要談情,兩份都是全職工作,至死方休。將要做伴郎的李念琛獨坐獨飲,任由咖啡因把他的思緒撞得愈發紛亂。

袁顯特意把婚紗攝影的地址用簡體中文發到李念琛的手機上,方便他打車過來。直到李念琛付錢下車,這份妥帖周到令“大概就是輸在這裏”的想法始終在他的腦海中回蕩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