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陳賡喜氣洋洋趕赴朝鮮戰場。
慘烈的戰爭已經把朝鮮的城市和鄉村夷為平地,凡是可以行車的道路都逃不過敵機的轟炸。陳賡在吉普車裏看著沿途來往的軍民,心情變得沉重起來。
因為行路緩慢艱難,直到51年元旦過後,他們一行人才到達了君子裏誌司。此時,天色已近黃昏,鄧華、洪學智、解方、杜平等誌願軍領導已在礦洞口迎接。
握手寒暄畢,眾人邊講話邊進洞。潮氣給眼鏡片罩上了一層霜,陳賡摘下眼鏡擦拭著,還沒等看清這個礦洞的模樣,就聽得耳邊一聲低沉而有力的吆喝:“陳賡!你來幹什麼?”
陳賡連忙戴上眼鏡,隻見彭德懷已經站在麵前,他光著頭,雙手叉腰,眯著眼,臉上掛著一絲難得的笑意。
“哎呀!彭總,你好呀!小將陳賡這廂有禮了!”陳賡嘻嘻哈哈地給彭德懷敬了個軍禮。
“你陳賡好大的胃口哇,”彭德懷也少見地開起了玩笑,“怎麼,收拾完法國佬,又來收拾美國佬呀?”
陳賡笑道:“老總啊,好吃的也得留點兒給我呀!”礦洞中頓時一片歡聲笑語。
幾年不見,陳賡感到彭德懷明顯的見老了,盡管第三次戰役我軍勇往直前,經過激烈戰鬥已經占領了漢城,但是,彭德懷仍是一臉的陰鬱,他重重地歎了口氣說:“你都知道了吧?在大榆洞,去年11月24日,毛岸英犧牲了。唉,毛主席把兒子托付給我,我怎麼向毛主席交待喲!”在巨大的礦洞中,搖曳的燭光下,彭德懷虎目之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他想向陳賡這位知己的兄弟傾吐壓抑在內心深處的痛苦。陳賡也不禁跟著歎息起來,毛岸英,多好的一個青年啊,太令人痛惜啦!隨即,他又想盡辦法安慰彭老總。
“這個仗打得太苦了……我們的戰士們都是英雄啊。唉!隻是我們的裝備太落後了……”,彭德懷一邊講,一邊讓陳賡看地圖,陳賡一邊聽,一邊往小本子上記,要不是鄧華來幹預,他們倆人就得談上一個通宵。
1951年1月8日,中朝軍隊解放了三七線以北的全部領土,彭德懷下令停止進攻,轉入休整。同時,召開第三次戰役作戰經驗的總結會議,陳賡參加了這次會議。並發表了簡短的講話。
陳賡在前線和後方考察後,發現誌願軍普遍存在著缺少冬裝,吃不飽飯,一口炒麵一口雪的現象。由於沒有製空權,又缺乏交通工具,鴨綠江邊的軍用物資堆積如山,卻運不到前線,敵人依仗空中優勢,反複轟炸、切斷我們的運輸線。物資彈藥隻有百分之六七十能到達前線,百分之三四十在途中被炸毀。
陳賡在考察中,結合群眾智慧,發現並向誌司提出了一個對付敵機的點子,他讓戰士們爬上山頭,監視敵機。敵機一來就鳴槍報警,叫“防空哨”、“防空槍”。汽車部隊在沒有槍聲時開大燈前進,白亮亮一片;一聽到槍聲,立即關燈,黑漆漆一片,形成了朝鮮戰場上獨特的景觀。後來文藝工作者還為防空哨兵編了一首《防空哨之歌》:
“我的崗位在高山上,在公路旁,
我的武器,是兩麵小旗一支步槍……”
1951年1月25日,在成川郡君子裏誌司駐地的一個可以容納一千多人的巨大礦洞裏,中朝兩軍高幹聯席會議如期舉行了。這個大礦洞有幾層房屋那麼高,其最低一層是個很大的廣場。會議就在這個廣場內舉行。
參加會議的有金日成首相和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主要負責人;有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和誌願軍其他領導人;有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以及東北軍政委員會的領導;有誌願軍直屬各部、各軍的主要負責人;有朝鮮人民軍總部和各軍團的主要負責人;還有風塵仆仆從越南叢林中趕到朝鮮戰場的陳賡將軍等。其中正式代表六十人,列席代表六十二人,共一百二十二人。
高級幹部們有的坐在破爛桌椅上,有的用兩塊磚頭中間搭塊木板兒湊合著坐,沒辦法,那個時候中朝兩軍最高級的聯席會議也就這麼個條件。為了便於總結經驗,互相學習,根據金日成的提議,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與會人員混編為六個組。
會議推舉了斯大林和毛澤東為大會主席團名譽主席,並通過了由九位同誌組成的大會主席團成員名單。誌願軍政治部主任杜平擔任大會秘書長。
大會由朝鮮方麵的金枓奉致開幕詞。
接著,彭德懷在會上作了《三個戰役的總結和今後任務》的著名報告,他說:
“在前三個戰役中,我們殲滅了敵軍七萬餘人(敵軍非戰鬥減員如凍傷、病、逃等未計算在內),收複和解放了朝鮮三分之二的領土。這個勝利……嚴重地打擊了美帝國主義在遠東的侵略計劃。”
“我們實行了正確的軍事指導原則……三次戰役的勝利,證明實行這個軍事指導原則是完全正確的,否則勝利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