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請全世界的盟邦人士,以及我全國的同胞們,相信我們武裝之下所獲得的和平,並不一定是永久的和平的完全實現。真要到我們的敵人在理性的戰場上為我們所征服,使他們能徹底懺悔,都成為世界上愛好和平的分子,才算達到了我們全體人類企求和平及此次世界大戰最後的目的。
********************
八月十六日,中央社訊:外交部公布,日本政府已正式無條件投降,投降電文係經瑞士政府轉達。又訊:蔣主席勝利之日播講,正義終於勝過強權,感謝國父指引,軍民犧牲。世界已因互尊互信而團結,民主合作可實現永久和平。
共產黨的《新華日報》同日刊登消息《蔣主席致電毛澤東,邀請來渝共商國家大計》,並摘登了蔣主席發表的廣播講話。
八月十七日,《新華日報》發表社論《遠東和平的基石》,慶賀十四日蘇聯與國民政府簽訂新的和約,共產黨對條約表示諒解和支持,與此同時,又要求黨內堅持自力更生,以排除條約的不利影響。
八月二十一日,日軍總參謀副長今井武夫一行,代表百萬侵華日軍,由南京乘飛機,專程前往湘西的芷江乞降,標誌著日本妄圖滅亡中國的美夢徹底破產,而中華民族百餘年的恥辱得以洗雪。
八月二十八日,在蔣中正三次電報的邀請之下,中國共產黨的主席毛澤東親自飛抵重慶,參加國共和平談判,陪都重慶此時是一片得祥和氣氛。
八月十五複仇節,八月十五勝利天。伏屍流血五千裏,嚐膽臥薪一百年。虎待全擒須掃穴,魚還未得莫忘荃。拚將福祉貽孫子,嘉嶺山頭看月圓。
********************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投降儀式在美國海軍旗艦“米蘇裏”號上舉行,中國政府將次日的九月三日明令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九月三日,重慶晴空萬裏,微風和熙,在國民政府的花園裏,國府大員齊濟一堂,文官都穿著長袍馬褂,武官身著戎裝,互相恭賀勝利,喜氣洋洋,便是連共產黨的主席毛澤東此時也在重慶,這一刻,大家都擱置了黨爭,共同為著這個來之不易的勝利慶祝。八時半,蔣中正身著特級上將製服蒞臨,先主持了遙祭國父孫中山的儀式。
九時正,陪都慶祝勝利大會在較場口會場隆重舉行,十萬民眾到場,會場上懸掛著羅斯福、邱吉爾、斯大林和蔣中正的巨幅畫像,他們是中英美蘇四強的象征。在大會進行的時候,遠處的炮台突然鳴起了禮炮,共一百零一響,取意為“和平之聲”。許多重慶的市民聽慣了空襲警報,一聽到炮聲,開始的時候還驚恐萬狀,後為意識到這是和平之聲,不禁啞然失笑。
蔣中正沒有出席較場口的慶祝大會,但是大會宣讀了他署名的《勝利日文告》。
慶祝大會通過了給蔣中正、三大盟國領袖、抗戰將士、太平洋盟軍、抗屬和收複區同胞的致敬電。
在十一時二十分,蔣中正主席自曾家岩官邸駛向軍委會。這個時候,軍委會門前廣場上,已有無數市民在守候了。十一時五十四分,蔣中正自軍委會出發巡視,車隊前麵是三輛摩托車開道,其後為一輛吉普車,上載掌旗,手執上書“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大旗一麵,然後是蔣中正所乘敞篷座車,代總參謀長程潛同車。再其後則是一長串車隊,載有各院部長及國民政府的重要大員。
十二時整,車隊抵達中興路口,穿越“勝利門”,軍樂大作,儀仗隊持槍致敬。之後車隊取道較場口、民權路、過街樓、林森路,十二時四十分返回曾家岩官邸。
這是抗戰結束以來,蔣委員長第一次公開露麵,大後方民眾把他看作抗戰的領袖,不斷對他報以掌聲和歡呼聲。
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這一天,可以說是蔣中正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
********************
從較場口到曾家岩的城區馬路兩邊,擠滿了大約一百二十萬的重慶市民,各個交叉路口都有人在燃放鞭炮,以至於短短一段時間內,路上竟然堆積起了一層厚厚的碎紙屑。由於警力的不足,政府出動了大批的軍隊來維持秩序,張賢所在的陸大的學員們也被拉過來充當警察,便是如此,在值勤過程中,所有的人還是忍不住與民眾們一齊歡呼,一齊呐喊。大家從來也沒有看到過這麼多的人,雖然為了保安起見,所有臨街一樓以上的窗戶全部奉命關閉,不得有人,但是整個街道上卻是人山人海,臨街的住戶都拿出桌椅板凳,站在那裏引頸觀望,以待蔣委員長的車隊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