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章 激戰(二)(1 / 3)

二四章 激戰(二)

五月二十日,敵第十三師團進駐到了全福衝與漁洋關附近一線,同時,敵第三師團,也已經完成了在茶園寺附近的集結。第三十九師團在長江北岸宜昌東南的雲池附近集結;野地支隊也集結在了宜昌。日軍各師團集結後迅速進行作戰準備。

五月二十一日,鬼子開始了大規模的進攻。

當天早晨,日軍第十三師團主力經界牌、城牆口向漁洋關推進,與把守此關的九十四軍第一二一師相遇,雙方激烈攻防,互有傷亡。

同時,在漁洋河下遊,日軍第三師團也從茶園寺出發,對王家畈展開了進攻,這裏是偏岩陣地的前哨。日軍第三師團是十一軍裏的主力,從這次戰役的東線的安鄉、南縣作戰,到公安、鬆滋作戰,都是由這一部搶先發起。不久,王家畈便被攻陷,第三師團三千餘人轉兵向北,會同枝江過來的一部日軍,分兩路向國軍八十六軍第六十七師之黃家鋪、響水洞、麒麟山陣地進行夾擊。國軍與敵激戰三個多小時後,師主力轉向長陽磨市,一部向峰山附近轉進,敵尾隨而至,雙方再一次在磨市對陣,死傷無數。

二十一日夜,敵人集結於長江對岸雲池附近的第三十九師團,在炮火的掩護下,強行渡江,並分向對八十六軍第十三師茶店子、紅花套陣地及沙套子海軍要塞炮台發起攻擊。第十三師及要塞的海軍官兵奮起抵抗,與渡江之敵激戰,一直到天明。

依然是在二十一日夜,在久攻不下漁洋關後,敵兩千餘人繞過正麵關口,從東北方向側麵迂回,妄圖包圍一二一師,但被守軍發現,當即予以阻擊,但是敵人後續援軍卻源源不斷而來,雙方在漁洋關前一場血戰,從夜裏打到了第二天中午,一二一師終因寡不敵眾,在嚴重傷亡的情況下,不得不撤離漁洋關,轉守於長陽川心店、龍潭坪之線。

二十二日,當陳長官聽到漁洋關失守的消息之後,不由得焦慮萬分,與郭萬等眾參謀急商對策,生怕敵人會向五峰、恩施方向進攻,急調兩個部隊趕往建始與野三關布防。但是鬼子並沒有向西進攻,隻是留一部據守漁洋關,主力北上,指向清江邊上的都鎮灣。至此,敵人的作戰意圖徹底地暴露了出來,那就隻能是奪取石牌!

還是二十二日,委座從重慶再一次發來緊急電令,電文中,對漁洋關的失守並沒有過多責備,卻有一道不容質疑的命令:“石牌要塞應指定一師死守!”。

這真是一道死命令。到這時大家都看了出來,石牌才是這場大戰的核心,而這個核心又是如此得沉重,如此得關鍵,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

同樣,沒有商量餘地的還有十一師,十一師守衛石牌近兩年,這個國軍的勁旅此時才真正到了被考驗的時刻,隻能義不容辭地接下了這個即光榮又悲壯的任務。

依然還是二十二日,敵人第三師團突破了六十七師磨市的防線,渡過漁洋河,占領了聶家河鎮,進逼清江長陽城。第六十七師與敵幾經交戰,傷亡過半,不得不逐次向西轉移,於都鎮灣北渡清江。

幾乎是與此同時,駐枝江的日軍野溝支隊與汪精衛偽軍的第二十九師協同,攻占了宜都城。

至此,石牌的第一道漁洋河防線被敵人突破,國軍不得不撤退到第二道清江防線。

****************

五月二十三日,敵人三十九師團渡江成功,進至汪家棚地區。由於宜都的江防已被日軍突破,威脅著十三師右翼與後方,十三師遂向後轉移,固守浪子口、西流溪之線。

也是在這一日拂曉起,除占領宜都的日軍野溝支隊及偽軍仍留原地警備外,日軍第三十九師團、第三師團和第十三師團均集中全力,分由汪家棚、磨市、漁洋關附近地區向國軍第十集團軍及江防軍正麵展開全線攻擊。戰況極其激烈,國軍減員甚多,戰鬥力嚴重下降,雖經奮力阻擊,終因力不從心,被迫逐次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