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秦的改革(1 / 2)

當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朝臣們皆是心中一驚。他們知道新皇肯定不會虧待葉塵,但卻沒想到會直接尊其為帝師。

所謂帝師,便是皇帝的老師,可以是最為崇高的身份,淩駕於三公九卿之上。

不過卻已沒有人提出異議,畢竟這一次要不是葉塵,大秦帝國恐怕會被奸賊竊取。

對於這樣的待遇,眾人的心中還是非常羨慕的,不過卻也知道自己沒有那個福分了。

封賞結束之後,扶蘇便宣布了自己所構劃出的治國方略。

首先是要清除那些還在作亂的叛逆分子,這件事蒙恬已經在做了。

另外就是廢除一些太過嚴苛的法律,降低賦稅,暫緩大型工程的建設,讓百姓們能夠得以休養生息。

為了能夠取信於民,身為皇帝的他還親自做出了表率。

那就是降低皇陵的規模,並且十年內暫不修建。

這個皇陵指的是他自己的皇陵。

按照規矩,皇帝的陵墓因為要耗費的人力物力比較多,所以自其登基之日起就要開始建造。

畢竟誰也不知道皇帝究竟能活多久,所以也就隻能盡快完成了。

而現在扶蘇的這個命令,也確實是減少了人民的負擔。

嬴政在世之時定下了許多計劃,想要打造出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帝國。

這個理想是好的,不過扶蘇卻認為此時的大環境卻不適合搞太多的大動作。

當務之急是要維護國家的安定。

先把底子打好,讓民心安寧,社會秩序穩固之後再做其它的,一步步來才能跑得更快。

他很清楚自己沒有始皇帝的雄才大略,能夠威震下。

所以相比較霸道,施行仁政更加適合自己。

下民心歸一,方才能夠讓大秦基業千秋萬代!

不久之後,下所有人便都知道大秦帝國二世皇帝扶蘇登上了帝位,並且對於始皇帝之前的一些治理國家的政策做出了調整。

若嬴政治國靠的的無可阻擋的雷霆手段,那麼他所施行的則是雨露滋養。

在維護國家平穩的前提條件下,盡可能的采納仁政,減少百姓們的生存壓力,使其生活更夠更好一些。

嬴政在位之時,一心在駕馭著秦國這輛戰車馬不停蹄的前進。

雖然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開疆拓土,壯大國家,但卻也讓百姓以及各級官員也跟著一起勞累,身心疲憊。

而如今的扶蘇以較為溫和的策略來治理下,無疑是讓秦國的各個階層都鬆了一口氣,休息一下。

在這段時間內,他也下令將那些參與作亂人員的黨羽等勢力給清洗了一遍,其中最廢功夫的便是趙高麾下了羅網。

羅網殺手經過趙高多年的培養,已經滲透到了整個秦國之中,想要將其完全剪除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能夠為己所用的人給收攏過來,至於那些不是很聽話的則迅速的清除掉。

羅網還在,依然是一把鋒利的刀,不過卻是改變了管理模式。

由章邯一同統領,與影密衛合並形成了一個新的組織,取名網秘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