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是你孤陋寡聞罷了。”一直未出聲的朱佑堂,看著任我行說道。不理任我行噴火的眼神徐徐說道:“這《葵花寶典》並非是由前朝宦官編纂。而是由一男一女合著。男方名字中有一“葵”字,而女方名字中有一“花”字,故名《葵花寶典》。這對男女原為恩愛夫妻,其後因事反目,各自創出的半部寶典更是互相克製。《葵花寶典》亦因此分為兩半,一為乾部,一為坤部,故而當時江湖之中亦有人將之稱為“天書、地書”、“陰錄、陽錄”。”
眾人尚是首次聽聞這等江湖秘辛,聽朱佑堂一一道來確是明白了江湖中盛傳已久的《葵花寶典》,竟然是兩部。“那……那,魔教手中的是陰錄還是陽錄?”嶽不群隻覺得腦中嗡嗡直響,脫口問道。
第三十七章 封禪台之戰(六)
更新時間2013-7-11 23:08:39 字數:2038
看了嶽不群一眼,朱佑堂不緊不慢的說道:“陽錄不知為何已經失傳,現在的葵花寶典是在一百多年前蒙元時期,皇宮中一個太監偶然發現的陰錄。這人也真是天縱奇才,陰錄本非女子不能修煉,可是他偏偏憑借陰錄,結合自身,加以整理,才有了如今這一套隻有太監才能修煉的《葵花寶典》,並且他一身功力已達到先天大圓滿。可能是上天的安排吧,《葵花寶典》最後還是落到東方姐姐手裏,她本身為女子,所以第一關對她等同無用。”
邊說邊走,此時已經來到了韓訊鵬身前五步之外:“至於你的種種疑問,朕可以回答你。自太祖皇帝立國之初時曾想過將江湖徹底置入掌控,雖然太祖皇帝出其不意的剿滅了明教光明頂,但是殘餘分子仍然退守塞外,難以剿滅。”
“當時整個中原,華山、崆峒兩派自圍攻光明頂之役後元氣大傷,而峨眉自第四代掌門周芷若之後,更是淡出江湖。江湖中以武當和靈鷲寺最盛,執江湖之牛耳,故太祖與兩派掌門會商,各自妥協之後,由華山牽頭,朝廷派出四位高手,於嵩山、泰山、衡山和恒山,創立五嶽劍派,結成聯盟,在江湖中抑製日月神教。在這之後,表麵上江湖一切回歸到了大明建立之前的狀況。”
講到這,朱佑堂頓了一下,讓五嶽劍派的各派掌門和在場的武林中人消化了一下他的話,接著說道:“可惜啊,八十年前,日月神教十大長老,自以為靈鷲寺和武當不追究是怕了他們,遂日益的驕傲自大,掀起無數爭端。此時由當時的五嶽劍派盟主華山派掌門親自進京,麵見太祖皇帝,太祖密旨工部在思過崖營造機關陷阱。”
“果不其然,十大長老殺上華山。雖然最後將他們全部困死思過崖,但是五派精英亦死傷無數,知道五派和朝廷之間關係的五派掌門亦是死在這一役。這一戰之後,江湖漸漸恢複平靜,可是誰知此時竟出現了另外一隻明教殘餘勢力,這恐怕就是韓右使和貴教白蓮教了吧。”朱佑堂側身似笑非笑的看著韓訊鵬。
韓訊鵬接著說道:“不錯!我教本為明教殘餘,經過洪武一朝的暗中休養生息。終於到了建文年間再次發展壯大,而我教光明左使黃子澄更是惠帝近臣,所以我教與惠帝合作,並定下計劃。由本教暗中剪除不同意削藩的藩王,而惠帝答應,事後為明教正名,立我教為國教。無奈消息泄露,被時為燕王的朱棣知曉,朱棣此人狼子野心,公然於北平打出‘靖難’的旗號起兵叛亂。而武當在朱棣的靖難之役出了大力,立下大功,又要代為主導暗中管理江湖,圍剿我教,所以朝廷待武當極厚,朱棣更是發民夫三十萬大修武當,我說的沒錯吧,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