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排場 上(1 / 3)

三皇子與兩百餘親隨,已經通過了長安城外部的關卡,進入到了這一堆衛星城的隔道之中,與那一條條盤踞在大地上的火龍融為了一體。

黃公公和陳肖等人,則沒有去跟三皇子搶這個風頭,而是跟隨著大部的車隊,在後麵緩緩跟著。

有些東西是可以分一杯羹,但這種明顯為未來皇位造勢的局麵,就沒有必要那麼不長眼跟上去了。

除非黃公公想要未來取代陳公公的位置。

這是有可能的,因為陳老公公身為陛下最為信任的心腹之一,當年就是陛下所在鎮北軍的監軍太監。

當年的鎮北將軍徐寧大人,如今成為了鎮國將軍。

當年的監軍太監陳公公,如今成為了大內總管。

按這麼說的話,如果三皇子未來繼承帝祚,那麼蕭關就會接替徐寧大人,成為鎮國將軍,而黃公公,自然也會繼任陳老公公的位置,總管皇宮大內。

蕭關是有這個想法的,但黃公公完全沒有這個野心。

黃公公這幾年在鎮西軍,那苦日子是過夠了,聽到三殿下被俘的消息,那更是茶飯不思,以為自己人頭不保。

現在能夠安全回到長安,黃公公已經很滿足,就不要再去爭那大內皇宮裏的位置了。

那些位置該是誰的,就是誰的。

黃公公的想法很簡單,隻要三殿下榮登帝位,是少不了自己的好處的。

自己不希望那好處大到權傾朝野,隻要能萌蔭子孫也就足夠了,那也就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在文武百官麵前亮相。

所以現在長安城明德門前麵的表演,是屬於三皇子這一個人的。

無數的京師官員,站在了明德門的城門口,翹首期盼著。

三皇子帶著兩百黑甲騎兵朝著城門飛奔而去,雖然離開長安已經五年,卻對這些朝中百官的麵孔一點也沒覺得陌生。

遠遠看過去,不僅魏丞相帶著兩位大學士出城相迎,而且六部尚書,居然全部都到了。

這樣的禮製,已經是超了太多的規格。

六部尚書出城相迎,是當年烈祖明皇帝大破吐蕃諸部,解巴蜀之困時,才有的一次待遇。

經此一役,大魏西南近百年來再無太大戰事,吐蕃諸部直到近些年才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不過被三皇子一個離間,已經解決了大半。

那次尚為皇子的烈祖明皇帝回京,六部尚書破格迎接,僅僅過了一月,就被選定為太子,繼承大魏帝祚。

而丞相出城迎接,那是古往今來隻有皇帝才有的待遇。

三皇子驚喜之餘,又有些茫然。

父皇這麼安排,是不是有些太過隆重了。

但三皇子還是認為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父皇既然擺出了這樣的架勢,那自然是有他的想法的。

或者如今,是大魏四大邊軍均已開疆拓土的鼎盛時期,四位皇子均是人中龍鳳,父皇是想要用這種態度,來將那些各個派係的人打壓下去嗎?

三皇子想到這裏,心裏有有些慌了,甚至下馬的時候,腿腳都有些發軟。

但三皇子也是見過大場麵的人了,這次被右賢王俘虜,死裏逃生,更是漲了不少膽氣,雖然朝中大員全數出城迎接,不過三皇子還是能勉強鎮得下來場麵。

“魏丞相。”

三皇子按劍作揖道:“諸位大人,五年未見,甚是想念。”

這話有些突兀,但是為首的魏丞相如今年過花甲,身子有些幹瘦,卻摸著下頜白色的胡須,笑盈盈地看著三皇子,就像看著自己已經長大的晚輩一樣,點著頭輕作一揖道:“恭迎三殿下回京。”

“恭迎三殿下回京。”

“恭迎三殿下回京!”

文武百官齊聲山呼,聲勢排山倒海,三皇子愈發惶恐。

丞相為百官之首,自不用說,光是那身後的兩位三朝元老的大學士,父皇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見了,都是要行弟子禮的,這時候卻跟著那百官一起山呼。

這種待遇,真的隻有大魏皇帝才有過。

“魏丞相,兩位大學士,諸位大人,使不得,使不得。”

三皇子連忙擺低了姿態道:“學生當不起,當不起。”

“當得起!”

魏丞相負手而立,頗具文人風骨,一邊摸著山羊胡說道:“三殿下大破右賢王,為我大魏北方永除一禍患,北方數郡人民,均感恩戴德,此等功績,如何當不起的?”

三皇子在這些朝中大佬麵前,是擺不起皇子的架子的,雖然於製來說,他們見到自己確實是要行禮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