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曲折長征路-五十 大戰天蘆名雅邛(2)(2 / 2)

戰役之初,朱德口述了用他個人名義,委托劉瑞龍記錄整理的《告川軍將士書》,大意是:蔣介石賣國殘民,舉國共棄,要川中各軍袍澤勿受蔣介石的愚弄,與紅軍攜手共謀國是等語。(注:劉瑞龍:《難忘的征程》。)

紅軍住過的雅安上裏古鎮

10月24日,中縱隊翻越夾金山。紅軍第1次翻雪山時被摔死的馬匹、丟棄的鞍具、炊具、臉盆等,還有不少暴露在雪外,被積雪覆蓋著的烈士遺體依稀可辨。越到山頂,山勢越陡峭,空氣越稀薄,胸口就好像壓上了千斤重石,透不過氣來,誰也不敢坐下喘息片刻。不少戰士連餓帶凍,體力耗盡,實在支持不住,一坐下,就再也沒起來了。

此時,深知蔣介石剿共之道的朱德認為,紅軍要進入開闊的川西平原地區作戰風險極大。蔣介石的“公路加碉堡”的戰術和飛機大炮的優勢,曾經讓中央紅軍吃盡了苦頭。現在蔣介石已把他在江西剿共的經驗帶到了四川,紅軍如果繼續南下作戰的話,會吃大虧。朱德的忠告引起了張國燾的重視,他也認為“必須準備更艱苦較長期的戰爭,不可僥幸和孤注一擲”。 張國燾在跟隨紅4軍向天全進軍的途中,領略到了蔣軍飛機的厲害。他後來寫道:“我們向天全挺進的那天拂曉,川軍的防線全部被擊破,我軍正沿著山嶺要道向縣城挺進,可是到了9點鍾,敵機分批飛臨我們上空,做地毯式轟炸,阻遏了我們的攻勢。事後檢討,我軍這次380多名傷亡中,竟有300名是敵機轟炸下的犧牲者。這些跡象顯示,敵人是利用江西剿共的經驗來對付我們”。 “在這一帶的作戰中,蔣介石的飛機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我覺得飛機與碉堡確非我們的力量所能摧毀”,“這似乎證實了毛澤東所謂‘敵人飛機大炮厲害’的話。”10月31日,張國燾致電隨中路縱隊前進的徐向前、陳昌浩,主張放棄原先的戰役計劃,改向西康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他在這封電報中說:“我們必須準備更艱苦較長期的戰爭,不可僥幸和孤注一擲”,“不宜用重兵出大川” ,進入川西平原。“西康為我唯一後路,不可以西康落後說自娛。……康定、道孚若為我有,糧食解決,有寬廣後方,且能向西昌方向發展。在敵能守住邛、大、名、天、蘆一帶碉線時,即宜不失時機取康定為好”。他的打算是,在劉湘集中兵力防堵紅軍南下時,虛晃一槍,然後掉頭到西康立足。

但是,徐向前和陳昌浩沒有執行他的這個命令。中縱隊翻過夾金山,即向寶興守敵發起進攻。右縱隊沿大渡河、金湯河南下,攻占金湯鎮後,繼向天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