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曲折長征路-五十 大戰天蘆名雅邛(1)(1 / 1)

第五章 曲折長征路-五十 大戰天蘆名雅邛(1)

10月7日,紅四方麵軍總部根據劉伯承起草的南下作戰計劃製定了《綏(靖)、崇(化)、丹(巴)、懋(功)戰役計劃》。這個南下作戰計劃是當時主要領導人共同策劃的,紅軍總司令朱德參與並支持了該計劃的製定。徐向前說:“朱德總司令雖不同意張國燾的分裂主義行為,但認為部隊既然已經南下,就應打開戰局,找塊立腳生存的地方。那麼多紅軍,沒有地盤,沒有飯吃,無異於不戰而自斃。同時,他又堅信,隻要大家是革命的,最後總會走到一起的。因而,在軍事行動方麵,積極行使總司令的職權,及時了解敵情,研究作戰部署,定下決心······朱總司令在逆境中不當‘空頭司令’,盡量發揮自己的作用,完全是從愛護和發展紅軍力量出發的。”(注:徐向前《曆史的回顧》第461—462頁)1960年11月朱德在一次談話也承認這個事實,他說:“南下後是冬天,沒有吃的,就組織打天全,打廬山,不打,活不下去嘛”。(《朱德總司令關於二、四方麵軍會合前後情況的談話記錄》,1960年11月,成都軍區黨史資料辦公室記錄整理)由此可以看出,以徐向前為首的四方麵軍將領,是南下作戰最積極的策動者。根據《綏(靖)、崇(化)、丹(巴)、懋(功)戰役計劃》,徐向前做了具體部署:以第5軍、9軍第25師、31軍第93師組成左縱隊,由副總指揮王樹聲率領,沿大金川右岸前進,搶占綏靖、丹巴;以第4軍、30軍、32軍及9軍第27師大部組成右縱隊由徐向前和陳昌浩率領,從大金川左岸進攻,直取崇化、懋功;33軍及紅27師1個團,駐守馬塘、夢筆山地區,以保障紅軍總司令部駐地桌木雕的安全;第31軍91師師部以及277團、紅軍大學留駐阿壩,掩護後方。

10月8日,紅軍按《綏(靖)、崇(化)、丹(巴)、懋(功)戰役計劃》行動。張國燾騎在馬上,躊躇滿誌地對浩浩蕩蕩南下的紅軍指戰員喊道:“同誌們,我們要堅決南下,到天全、蘆山吃大米去!”當時,草原上秋風凜冽,指戰員們衣單鞋破,二過草地,沿途糧食奇缺,凍餓而死者沿途隨處可見,部隊減員十分嚴重。

土城戰役之後,國民黨四川剿匪總司令劉湘為自身利益計,製定了一條對付紅軍的基本方針:凡是直威脅到自身利益時就拚,與自身利益無直接衝突時就自保實力。張國燾率10萬紅軍由阿壩南下,兵鋒進逼懋功。劉湘據此判斷:紅軍意欲在山區建立根據地。於是,他打算以80餘個團沿大、小金川層層設防。令21軍第4師12旅駐守雜穀堖,該師獨立旅駐守茂縣;第11旅於威洲、汶川一帶防堵;第10旅和四川剿匪第1路總指揮鄧錫侯所部謝無圻旅在灌縣一帶沿岷江一線築碉防堵。令鄧錫侯部前敵指揮楊秀春率6個旅在雙河場、橫山崗、大川、太平場各據點築碉防堵。令第21軍佟毅第2旅在大邑築碉防堵。令四川剿匪第4路總指揮楊森率主力6個旅在兩河口、撫邊、懋功,一直沿達維、寶興、蘆山築碉防堵。令川康邊防總指揮劉文輝所部副師長餘如海率5個團,在丹巴、金場築碉防堵;邊總第136師袁國瑞第4旅在天全和紫石關築碉防堵。劉湘搬用蔣介石在江西“圍剿”中央紅軍時沿用的堡壘戰術,滿有把握將紅軍封鎖在山區,不使其自由進入成都平原。

紅四方麵軍在綏靖、崇化、丹巴、懋功地區翻山越嶺,穿峽穀,涉激流,以夜襲、奇襲和穿插迂回的戰術,從10月17日至20日,在懸崖峭壁之上以一部主力擊潰了楊森的主力6個旅,攻占了兩河口,並乘勢南下撫邊,攻占了懋功、達維;同時,紅軍另一部主力擊潰了劉文輝部餘如海的5個團,占領了丹巴,並乘勝進軍金場,南下天全、蘆山。紅軍一路勢如破竹,過關斬將,一往無前。川軍節節敗退,望風披靡,不少部隊甚至聞風而動,棄城逃跑。紅軍在南下的4天中斃傷俘敵3000餘人,並建立了中共大金省委(即金川省委),省委機關進駐綏靖(今金川)縣城老街,省委書記邵式平,副書記何柱成。

在從阿壩南下鬆崗的路上,張國燾把朱德送到了徐向前的前線司令部。他的險惡用心是想借國民黨川軍的子彈來消滅朱德。朱德卻十分高興,如此一來,他既擺脫了張國燾的控製,如出樊籠之猛虎,又更有機會接觸四方麵軍廣大指戰員,宣傳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確主張,更有利於爭取和教育四方麵軍指戰員認清張國燾分裂主義的實質。朱德到了前線,與總指揮徐向前住在一起,他的處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徐向前十分敬佩和尊重朱德,每戰必向朱德請示,共同研究打法。他們共同指揮部隊取得了紅軍南下作戰的初步勝利。朱德也因此贏得了四方麵軍指戰員的信任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