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曲折長征路-四十二、撤離川陝根據地(2 / 2)

在中壩,張國燾、陳昌浩等與徐向前、王樹聲等會合。此時,紅四方麵軍加上川陝根據地撤出的黨政機關人員和職工,總計不下10萬人。接著張國燾在中壩馬家沱王爺廟召開了高級幹部會議。會議著重討論了一、四方麵軍回合後的戰略方針和行動計劃。會上,張國燾講了撤出川陝根據地是為了迎接中央紅軍北上,以及兩軍會合後,建立川西北根據地,赤化川、康、陝、甘等省的計劃,並提出紅四方麵軍下一步應首先占領北川、茂縣、理縣、鬆潘一帶地區,背靠西康作立足點,在岷江地區建立川西北根據地。考慮到岷江地區是少數民族聚居區,他認為應成立蘇維埃西北聯邦政府,以便於開展工作。與會者一致同意了他的意見。

紅軍在撤離根據地前,紅四方麵軍總政委陳昌浩,中共川陝省委書記、省遊擊總指揮周純全、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餘洪遠等討論組建“川北邊區守留陣地遊擊隊”。1935年2月間,駐旺蒼壩的紅31軍政治部特務連、紅31軍92師227團3營第9連、紅4軍12師36團1營第2連,分別組成遊擊隊第1、2、3大隊,全軍300餘人,由原綏定道委書記劉子才、宣傳部長趙明恩領導,劉子才任司令員。3月,陝南戰役結束後,紅軍西渡嘉陵江前夕,又將紅4軍12師第36團特務連留在桃園,並派出20多名連級幹部,發給500多支槍,並抽調廣元軍區指揮部赤衛隊、英安、南江兩縣和陝南的部分縣、區蘇維埃幹部到桃園工作,同時將“川北邊區守留陣地遊擊隊”擴編為獨立師,師長劉子才。不久又將陝南紅廟塘遊擊隊編入獨立師,全師共3營9連約1000人。獨立師組建時,徐向前、陳昌浩、周純全等到會講了話,並決定由劉子才、趙明恩率獨立師在旺蒼、南江、南鄭一帶堅持鬥爭。1935年底,獨立師發展到1200多人,遊擊區域擴大到縱橫川北陝南500多平方公裏。1936年春,獨立師在陝南南鄭遭敵人包圍,突圍戰鬥中部隊損失很大。5月下旬,獨立師在南鄭、南江一帶又遭敵人包圍,突圍後僅餘40多人。6月,遊擊隊在大河石窟召開會議,批判了劉子才在軍事上的錯誤,並撤銷了其領導職務,將獨立師改為遊擊營,選舉趙明恩為營長,下轄1個獨立連和2個隊(班)。到1936年底,部隊發展到600餘人,建立了以大小圓包、鐵爐壩、回龍溝為中心的縱橫約100平方公裏的根據地,遊擊區域縱橫約300平方公裏。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軍隊違反民族統一戰線協定,不斷進攻遊擊隊。這期間,黨中央多次派人與遊擊隊聯係,介紹國內革命形勢、紅軍及各省遊擊隊改編情況,但遊擊隊領導認為這有悖於當初川陝蘇區首長“留守蘇區”的指示精神,並要求持陳昌浩、張琴秋照片或親筆信來聯係。1939年夏,周恩來將在延安的趙明恩之妹趙明貞的照片和親筆信連同所要求的其他人的照片及親筆信,同時又吩咐趙明恩的同學、同在一個黨支部工作過的魏傳統,以中央組織部的名義寫的一封長信,一並經蔡暢交給中共漢中特委辦理。由於種種原因,這批信件未能送到遊擊隊。1940年1月,國民黨第28軍新9師師長楊曬軒令熟悉通南巴地形、人情的巴中人“巴山督剿主任”李子猶率4個團7000餘人圍攻遊擊隊。遊擊隊浴血奮戰,最後彈盡糧絕,全部壯烈犧牲。4月,趙明恩被叛徒楊之芳殺害。6月,劉子才在南江縣城英勇就義。(注:趙明恩(1910—1940),四川達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在紅33軍作宣傳工作,後任綏定道委宣傳部長。劉子才(1912—1940),又名劉濤,安徽六安人。1929年11月參加六霍起義,後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隨部隊入川,不久,擔任中共赤北縣委書記,1933年11月任中共綏定道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