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對紅4軍領導改組的目的,張國燾又把利刃指向了軍政治委員餘篤三。餘篤三,湖北人,工人出身,中共黨員。曾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期間,他曾同李劍如等一起反對過共產國際代表米夫和王明的教條主義,被誣為“反國際反支部局的反黨小組織,實際上走到與托洛茨基派聯盟”。在蘇共清黨時,餘篤三被開除出黨,不久又被恢複黨籍,1930年被送回國內“學習考察”。六屆三中全會後,中央分配他到鄂豫皖擔任紅4軍政治委員。1931年王明掌握中央實權後,仍記前嫌,立即派人代替了餘篤三的工作。曾中生當時以特委代表大會主席團的名義拒絕了王明派來的人。5月31日,王明以中央的名義給鄂豫皖中央分局和省委寫信,強調指出,餘篤三無論表現如何,調換其工作都是異常正確的。張國燾唯王明之命是從,立即撤消了餘篤三的軍政委職務。
張國燾接下來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徐朋人了。徐朋人(1903—1932),湖北黃安人,北伐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在黃安領導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8年後,與吳光浩、戴克敏等共同領導鄂豫邊區的武裝鬥爭,曆任中共鄂東特委委員、鄂東北特委書記、鄂豫邊特委書記、鄂豫皖特委委員等職。1930年去上海出席“蘇準會”,參加了反對王明上台的鬥爭,被王明誣為“右派”,撤了職。徐朋人回到鄂豫皖蘇區後,又抵製了張國燾推行的“左”傾土地政策,主張應允許富農分一份土地,並反對張國燾在春耕大忙季節重新分配土地,影響農業生產的錯誤做法。張國燾對此十分惱恨。5月24日,張國燾向中央報告說:“徐朋人同誌違抗中央命令,到這裏後,曾有反對四中全會的發言。現在中央分局組織審查委員會審查他,他承認他曾奉右派的使命來這一區,他承認他的錯誤,但是他還沒有公開他到這裏後的活動和指出他自己錯誤的性質。因此我們正在調查他右派上組織活動的證據,來進行給他一個思想鬥爭,並給他組織上的嚴重製裁。”(《張國燾關於鄂豫皖區情況給中央政治局的綜合報告》1931年5月24日。)
紅4軍政治部主任陳定侯,湖北黃安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開始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31年任紅4軍政治部主任。他不同意張國燾推行的“左”傾政策,在特區三日刊上寫文章反對在根據地內給工人過分提高工資,從而影響工農聯盟。張國燾給他扣上“不可救藥的右傾機會主義”的大帽子加以批判,撤消了他的紅4軍政治部主任職務。
張國燾為了進一步排除異己,實行軍閥主義的個人獨裁,經過充分準備之後,於6月28日,舉行了鄂豫皖中央分局擴大會議。在會上,張國燾仗著四中全會所造成的政治聲勢,代表鄂豫皖中央分局作了政治報告和結論,全盤否定了鄂豫皖蘇區幾年來土地革命的偉大成績,指責鄂豫皖特委過去的工作“是在三中全會的調和路線之下,所以整個路線上的轉變依然不能看見,反而掩蓋了立三路線的實質”;否定了紅軍采取遊擊戰的正確方針,是“遊擊主義”、“土匪習氣”;否定了根據地各項建設,指責根據地“黨的組織簡直不像共產黨”;在敵我形勢上,張國燾錯誤地認為,“國民黨統治崩潰過程正在加速進行”,提出“在‘一寸蘇區土地也不讓敵人蹂躪’的口號之下,積極進攻,發展土地革命,擴大蘇區,以進攻來打破敵人的包圍‘會剿’,準備轉到大舉進攻”;在軍隊方麵,他提出要“首先改造紅軍的成分,加緊紅軍中的肅反工作”;在黨內鬥爭問題上,他提出要改造蘇區的黨,“集中火力打擊右傾機會主義”。在會上,他根據5月31日的中央指示信,對徐朋人“立刻執行中央對一切右派分子的決議原則”,“去解決他的問題”。接著,張國燾宣布:“在反左傾與反右傾的兩條路線鬥爭中,發現了新右派小組的活動,如此地徐朋人已經中央分局開除了他的黨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