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十一月,胤禎奉命回京述職。康熙與重臣商量解決準葛爾問題的策略。
轉眼開春,新的一年來到,康熙虛歲七十,再次舉辦千叟宴。
或許是此次生日宴會極大地愉悅了康熙的身心,他的精神看起來很不錯。康熙甚至一度幻想,也許自己還能再活個十年。
二月,康熙又巡幸畿甸,自從他感到衰老以來,已經很久沒有再進行這個活動了。這一次,康熙帶了格外多的皇子在身邊,連令他心中泛酸的十三阿哥胤祥都帶上了。
然而,這次出遊後,康熙卻是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精神勁頭隻是一時的。他體力不濟,如今隻走半天路,就頭暈眼花了。
到底是老了。
康熙深感遺憾。他真的還想多活十年,甚至更久。
從畿甸回到紫禁城,康熙首先打發胤禎奔赴前線。
而後,康熙親臨胤禛府邸。他這次前來的主要目的,還是在為他的禛兒籌劃政-治砝碼。皇位傳承不僅是傳一代,康熙要讓世人知道,他的禛兒的兒子也很優秀。
當然,康熙的這個目的,除了他自己,沒有任何人知道。
胤禛聽到家仆通報說皇上駕到,都很是吃了一驚。
胤禛這些年逐漸接管了六部,忙得天昏地暗,不可開交,極少能見到他家皇阿瑪。而且,胤禛也能感受得出,他家皇阿瑪越來越不想跟他獨處了。然而,胤禛心中也清楚,他家皇阿瑪還是愛護他的,對他的感情倒是並未減少一分一毫。
都到這種時候了,他家皇阿瑪還是令他為難,胤禛依然拿他家皇阿瑪沒轍,隻能把握每次請安或者旁的見到他家皇阿瑪的機會,好好看看他家皇阿瑪,跟他家皇阿瑪說說話了。
康熙好久沒有見到胤禛,此時看見了,心中很是喜悅。他此行本就是為胤禛造勢,倒是可以顯得親切些。康熙免了胤禛的禮,就扶著胤禛,讓他帶著自己參觀胤禛的府邸。
①本①作①品①由①思①兔①網①提①供①線①上①閱①讀①
胤禛滿肚子疑問,不知自家皇阿瑪此次到來的緣由,但他見到康熙,也很開心,兩人此時又很親近,胤禛便也放鬆精神,隻當陪著他家皇阿瑪說話解悶。
逛了大半個院子,康熙有些乏了,去到胤禛的北書房休息。此時,他才點出自己的目的,"你家的小阿哥呢?讓朕瞧瞧自己的孫子。"
胤禛連忙喚人將自己的兒子們全都帶了過來。
胤禛的子嗣真的很少。隻有十九歲的三阿哥弘時,十二歲的四阿哥弘曆和五阿哥弘晝,還有一個幾個月大的小阿哥。
康熙一瞧這數量,心中微微感歎,還好近幾年禛兒聽話多多努力生孩子了,不然隻有弘時一個獨苗,可怎麼好?
幾月大的小阿哥忽略不理,康熙考察了弘時、弘曆和弘晝的學識。
弘時年紀最大,學問自然是掌握得最多的,但卻不是最好的。他都已經十九歲了,《四書》居然尚未記熟!禛兒及他的好些個兄弟,在這個年紀,不僅有自己對政-治的見解,還能參與政事,幫忙他分憂了啊!康熙對弘時很失望。
弘晝學問更加不通,康熙非常不滿,胤禛從旁告知,弘晝幼年身體孱弱,進學得晚,他要求的低,康熙才沒有懲罰弘晝,又在心中感慨他的禛兒血脈太過稀薄。
相較弘時和弘晝,弘曆就好了太多。弘曆不僅基本知識掌握得牢靠,為人也很機靈,懂得舉一反三,道理也能說出一些。之後,康熙重點考察弘曆,還視閱了他的書法,心中評價此子,雖然不是極為優秀,但也有中上資質,且能看出勤勉刻苦,力求上進,有得教導。
"弘曆如此聰穎,小小年紀就有這般見識,朕甚喜愛。"康熙說著,看向胤禛,"老四你要是舍得,朕想將弘曆帶到身邊養幾天。"
胤禛終於明白他家皇阿瑪今日到此的來意,他如何不清楚他家皇阿瑪做這一切都是因為他?胤禛望著他家皇阿瑪斑白的兩鬢,心知他家皇阿瑪恐怕時日無多,他多想自己陪伴在他家皇阿瑪身邊,卻是不能。
胤禛心中泛酸,眼角也有些澀然,他垂下眼眸,沉聲道:"這是兒臣和弘曆的福分。"
弘曆緊接著在胤禛話後,說道:"孫兒謝皇瑪法隆恩。"
他歡快的童音消減了胤禛和康熙之間的灰白氣氛。
"嗯,朕記得老四你福晉的手藝是不錯的,不知道今天有沒有口福品嚐一番?"
胤禛想到曾經被他家皇阿瑪嫌惡卻又喜愛過的紅薯羹,微微一笑,"普通水平,隻要皇阿瑪不嫌棄,每天做給您吃都成。"
"那朕就留在你府上用膳啦。朕知道老四你很忙的,就不耽誤你做事,有弘曆陪著朕在這兒說話就可以了。"
"是。兒臣告退。"
胤禛離開書房,按照他家皇阿瑪的意思,去為他準備晚膳了。當然,胤禛的廚藝十分有限,他隻不過做了一道紅薯羹,一屜荷花飯,其餘菜色全都由他的嫡福晉烏拉那拉氏完成。
烏拉那拉氏沒有想到,有生之年,她竟然能夠和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