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194節:皖南事變(2 / 2)

加急長電終於發出去了。

1941年1月3日,柳原振雄不顧個人安危,再次發警報給延安,向黨中央情報部門的最高負責人康生,發出皖南即將發生事變的危急警報。可惜,不知何故,遲至1月4日,康生才向黨中央報告,而就在此時,1941年1月4日皖南事變發生了!新四軍再也沒有機會避免,原本不應該發生的悲壯、慘烈的命運了。

1941年1月4日,新四軍各部已集結到雲嶺。當晚,新四軍副參謀長周子昆宣布了行動命令:部隊分三路行動,一支隊為左路縱隊,由土塘到大康王附近地區集中,準備5日晚通過球嶺,向榔橋河地區前進;二支隊為中央縱隊,由北貢裏到達鳳村附近地區集中,準備5日晚經高坦、丕嶺向星潭前進,軍直屬隊及教導總隊跟在二支隊後麵行進,駐潘村;三支隊為右路縱隊,隊部率五團到達茂林附近地區集中, 4日晚到銅山地區集中,並前出占領樵山、大麻嶺,佯攻太平。

隨後,各部冒雨出發。經過茂林,然後經榔橋、寧國附近,再向北經十字鋪到蘇南溧陽竹簀橋地區,待機北渡。同時,為了防止國民黨軍隊的突然襲擊,部隊也做好了打仗的準備。

1月6日上午吃早飯時,偵察員回來向周子昆報告說,情況不好,由於部隊行動時間,比原訂計劃延遲了一天,昨天下午,茂林以北還沒發現國民黨軍,可到了晚上,國民黨軍40師和52師開了過來,把球嶺、丕嶺各個山口和出口都封鎖了,球嶺和丕嶺是通往榔橋、星潭地區的唯一通道,部隊隻能從這裏走。

原來,國民黨第3戰區副司令官上官雲相,急調79師趕到球嶺山口,於1月5日晚,完成了對茂林地區的包圍,凡與外界接壤的每座山、每個出口,都有國民黨重兵把守,而負責把守丕嶺通向星潭方向去的東流山的則是國民黨軍52師。

戰鬥一交火,便十分慘烈。經過幾天的突圍,大部分人被俘或犧牲,到1月10日黃昏清點人數時,所有的部隊加起來隻有5000多人。1月13日上午,5000多名新四軍官兵在周子昆的指揮下,以破釜沉舟之勢,向丕嶺發起猛攻。三支隊五團和軍教導總隊同時攻上了丕嶺東流山,接著,軍特務團掩護軍部機要人員、政工人員也攻上了山,但沒過多久,國民黨軍52師從後麵的山坡上開始反攻,敵人在各山頭、各個山坡上與我軍特務團和軍機關的工作人員扭成一團,你死我活地打成了一堆,戰鬥進行得十分殘酷,雙方都付出了巨大傷亡。就在此時,國民黨軍108師又發動突襲,新四軍被打散了。

軍長葉挺在與國民黨高層談判時被敵人扣押。新四軍政委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被叛徒殺害。副政委饒漱石與少數人衝出包圍,與江北陳毅部隊彙合。

新四軍遭受到千古奇冤、滅頂之災,使柳原振雄痛徹心肺,他深深地檢討、反省自已,同時也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提高傳遞情報的效率。

4月下旬的一天,西尾請柳原振雄到辦公室商議要事:“柳原君,自武漢會戰後,蔣介石躲進峨眉山,依仗著四川省的地理優勢,以為我們奈何不了他。因此,我想請你製定一個新的作戰計劃,報大本營批準。”

“哦,作戰目標是何處?”柳原振雄不慌不忙地問。

“在這裏。”西尾指著攤在桌上的大幅軍用地圖說。

“中條山!”柳原振雄俯身看著地圖叫道。

“正是中條山。中條山位於山西省南部,南臨黃河、北通臨汾、東連太行山、西北與呂梁山相望,進可攻、退可守。地勢險要,是天然堡壘,又是進入關中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為兵家所必爭!

中條山戰役計劃於1941年5月7日發動,屆時皇軍將從東、北、西三個方向進攻中條山,如此一來,幅員百裏的這一地區,將發生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另外,南昌為江西省會,東依鄱陽湖、西傍贛江,是國民黨軍集結的戰略基地。為確保武漢我軍的戰養補給和長江水路交通生命線,有必要拿下南昌。為此,我打算同時進攻南昌。”

“好,我馬上去準備。”

情報馬上送到了戴笠的手上,但是國民黨軍,還是在中條山戰役中遭到慘敗,張自忠上將陣亡。江西省省會南昌市也丟失了。

柳原振雄萬萬沒有想到,南昌丟失的後果是那樣地嚴重,因為它導致了中共南委的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