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193節:箭已上弦(2 / 2)

龜田起立大聲應道:“哈意,我立即去辦。”

說罷,離開會議室,去無線電室傳達命令去了。

西尾掃視著眾人問:“基本情況,諸位都已經明了,我軍應當采取何種舉措,請各位發表意見。”

“司令官閣下,”唐生明積極表態“我軍應與國軍聯手,合圍、剿滅新四軍。我願率所部,效命軍前,旌舞鼓鳴,畢其功於一役。然後,再把國民黨趕出皖南,如此整個江南就是皇道一統、王道樂土了!”

西尾笑笑,禮節性地點頭致意,並不發表意見。眾人見司令官不表態,也都默不作聲。

片刻,南京獨立混成旅團長大島少將說:“支那人狡猾、狡猾的、陰謀大大的!盡管國共合作摩擦不斷,但不過是小打小鬧,孩童過家家似的,並未實際破裂,我擔心這是白崇禧和葉挺合作,搞的一個圈套!白崇禧在支那軍人中號稱‘小諸葛’, 而葉挺所部更被譽為鐵軍。皖南國軍力量很是強大,計有國民黨軍40師、52師、79師、108師等7個師,而隔江長期與我部對峙的52師,是7個師中裝備最好、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的‘王牌師’。但52師近來有異常舉動,主力已經去向不明,看來是向皖南行動了。另外,國軍這些部隊長期與新四軍井水不犯河水,各守一方,相安無事,關係很正常。其中40師尤為突出,與新四軍很是友好,經常接濟軍資。所以我們務必謹慎行事。”

南京獨立混成旅團是負責保衛南京的京畿衛戍部隊,因此,大島的話很有份量。

鳩山問: “柳原君,有這方麵的情報嗎?”

柳原振雄搖頭:“目前沒有。”

“國共合作、誘我上鉤,未必真有其事。不過,我讚同大島君謹慎行事的意見,再觀察一下吧。”

“我看我們還是先做好戰鬥準備,”已經回到會議室的龜田說“我們可以盡量調兵遣將,封鎖各個交通要道,占據戰略戰術要點,坐山觀虎鬥,待國共鬥得兩敗俱傷時,我們再收漁利,輕鬆地打掃戰場。”

“柳原君,你的意見呢?”西尾很看重柳原振雄的看法。

“我讚同龜田君的建議,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應對方案。一來國共兩軍是何意圖,確實還需要進一步搜集情報來分析、證實;二來我軍調動、布防,也需要一定時間。因此,我以為應靜觀其變,才是上策。”

“好,我方的策略是靜觀其變。”西尾拍扳決定“各部回去做好戰鬥準備,無令不得輕舉妄動,違令者,軍法從事。待時機成熟,再發動進攻。”

在柳原振雄的努力下,西尾最後決定暫不進攻新四軍,而是靜觀其變。

散會後,新年的鍾聲也敲響了。柳原振雄找了一個借口驅車直奔蘇州去找中西功,見了麵,他迫不及待地說:“快,電台……發報……”

中西功不解地問:“給誰發報?按組織紀律,我們不能隨便發報,況且我這部電台是商務用電台。”

“來不及了,事情危急,權益處理。直接給延安發電報警!國民黨要對新四軍下毒手了!”

“好,我馬上發報。”

1941年1月1日,柳原振雄冒著暴露的危險,直接給延安發電報警。由於電文較長,又反複發了3次,結果這一長電,被日本派遣軍總司令部特高課監聽到了,雖然他們一時無法破譯,但是課長都甲大佐吩咐記錄在案,留下了蛛絲馬跡。

可是久等卻不見延安回電。

“中西功君,我不能等了,還要趕往杭州。你不要離開,明天,最遲後天,我再來找你。”

柳原振雄趕到杭州,已經是晚上點燈時光。杭州特務機關長穀口榮作中佐、日軍第10旅團長田邊猛少將兩人,已經在西冷飯店定好了包廂恭候他的大駕。

穀口曾是柳原振雄在東京大本營時的下級,那時不過是個小小的少佐課員,因為頭腦簡單、行事魯莽,一直得不到晉升,是柳原振雄推薦他當上了杭州特務機關長,軍銜也提升為中佐。他也明白在軍界,要混得出人投地、升官發財,必須有關係,在派係林立的日本軍界,還得有可靠、過硬的後台和靠山。在日本人的價值序列中,恩情始終是排在首位的。所以,穀口便把柳原振雄當大哥看,更把柳原振雄當做自已的後台和靠山。一直對柳原振雄這位老上級感恩帶德,尋機報答。而田邊猛則是柳原振雄在東京士官學校的同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