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168節:大反攻(1 / 2)

笫168節:大反攻

笫168節:大反攻

笫168節:大反攻

“8月20日,蘇軍在解除了後顧之憂以後,於當日轉入大規模的全麵反攻,在哈勒哈河以東約7公裏的狹長地帶,拉開了世界上第一次大規模立體戰爭的序幕。”

——平山大俠

第23師團師團長小鬆原,固執的不聽從我們的意見,命令士兵發動夜襲,值得一提的是矮小的日軍士兵,裝備的是一種刺刀長達半公尺多(實際為60厘米)的,名為三八式的步槍,這種單發步槍明顯是為了白刃戰而設計的……但愚蠢的密集衝鋒被蘇軍自動火力擊潰。

首次豬突衝鋒,小鬆原說傷亡不足1000,但據我觀察不下3000人(其實為5000人)……幾次大規模地豬突衝鋒——夜襲戰,日軍傷亡高達10000多人,其中戰鬥力最強的第7師團陣亡超過3000餘人;而蘇軍陣亡僅263人,傷員雖多,據俘虜說不下1000人,但都是輕傷,並不妨礙戰鬥力。

如此高的戰損,戰績卻小的可憐,半個多月的連續攻擊,蘇軍防線不過後縮2——3公裏。而且在昨晚,蘇軍的一次突然襲擊中,全部喪失殆盡!日軍第23師團指揮部被占領,第2任總參謀長被擊斃!

坦克非常落後,基本戰術動作也很呆板,死盯著迂回和側擊這一種辦法,很容易被消滅,為了珍惜坦克,居然使用步兵掩護坦克這種不可思議的戰術,整體上看,日軍坦克部隊既無戰術也無技術。在諾門罕的曆次戰鬥中,日軍無論戰略指導思想、戰術運用、兵器配置、後勤保障等等,均泛善可陳。

他們的指揮官思想陳舊、固執、愚蠢,視士兵生命為草介,把戰爭當兒戲,又回到了日俄戰爭時代的戰術水平;日軍為了顯示其勇猛,居然允許高級指揮官和部隊一起衝鋒,代價是非常慘重的,而且這完全是缺乏必要軍事指揮常識的愚蠢蠻幹!

……依卑職觀察:諾門罕戰役,日軍絕無獲勝的可能!綜合上述,卑職認為:日軍的戰鬥力是非常薄弱的,帝國與之結盟實非明智之舉動,卑職惟恐其挑釁蘇聯之舉動,破壞我帝國的宏偉、遠大之計劃,應在外交上格外謹慎,不可與日本過分親密。”

8月2日8時許:為了教訓日軍航空兵,蘇軍50架飛機以超低空飛越中蒙邊境,突然出現在日軍將軍廟野戰機場上空,向日軍第15、第7飛行聯隊的機群發起攻擊。第7飛行聯隊隊長安部克已大佐立即命令飛機強行起飛應戰,當機群剛剛離開陸地,正在升空時,蘇軍機群又發起第2輪俯衝攻擊,擊中6架飛機。安部的座機正以45度角向上拉起,恰巧與急速俯衝的2架蘇軍飛機構成直角,4門機關炮同時開火,被打得千瘡百孔的日機冒著濃煙一頭紮向沙丘,機毀人亡。(安部克已死後,被追晉為陸軍航空兵少將,同時獲得三級金鳩勳章。)經此一戰,日軍航空兵再沒有實力升空作戰,在諾門罕完全喪失了製空權。

8月19日:斯大林與希特勒簽定了互不侵犯條約。

8月20日:蘇軍在解除了後顧之憂以後,於當日轉入大規模的全麵反攻,在哈勒哈河以東約7公裏的狹長地帶,拉開了世界上第一次大規模立體戰爭的序幕。

5時45分:朱可夫指揮蘇軍153架轟炸機和100架殲擊機撲向日軍前沿、炮兵和坦克集結地,將一個個陣地炸得支離破碎。而此時的日軍航空兵,完全處於被動挨打境地,勉強升空的飛機很快就被擊落或逐出戰場。2小時後,蘇軍再次出動200架飛機,同時配以幾百門火炮對日軍的前沿陣地和縱深炮兵陣地,及部隊集結地域,進行超強度火力突擊,猛烈的轟炸和炮擊,使日軍戰線久久不能做出應有的反映。而蘇軍卻在這一時刻出動了500輛坦克、385輛裝甲車和8萬名步騎兵,幾乎將全部兵力、兵器都投入到哈拉哈河至邊界之間的狹長地帶。

還在睡夢中的日軍非死即傷,僥幸活命的也被眼前這一切驚呆了。一個名叫小穀的日軍上士這樣記錄當時的情景:

炮彈遮天蓋地般地落在我們的前前後後,真可怕!觀察哨想盡一切辦法找尋敵人的炮兵陣地,但都失敗了。因為敵人的轟炸機在轟炸,殲擊機在掃射。敵人全線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