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日軍攻擊了一整天,卻接連敗北,隻有第4坦克聯隊,於當日晚在大雨掩護和蘇軍的麻痹大意下,奔襲了蘇軍第36摩步師的重炮陣地僥幸得手,取得了第1坦克師團在諾門罕作戰中,唯一可以撐一下麵子的一次勝利。
7月4日淩晨:小鬆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經過一番準備,仍然采取偷襲的戰術,偷偷渡過哈拉哈河。朱可夫早已從娜塔莎那兒得到了準確的情報,張網以待。接近正午時分,朱可夫命令飛機出動,蘇軍將偷渡過河的關東軍步兵主力擊潰後,朱可夫開始騰出手來收拾正麵的日軍坦克集群。在茫茫荒原上,蘇軍2個坦克旅,以壓倒一切的氣勢衝入日軍戰車群中。頃刻間,在哈拉哈河東岸爆發了一場二戰期間,亞洲最大的一次坦克大戰。
上百輛w——7中型坦克、幾十輛T——130噴火坦克及數百輛裝甲車,在巴爾其嘎爾高地前,將安崗支隊的百餘輛坦克、裝甲車緊緊包圍得鐵桶一般,在7公裏寬的戰場上,前所未有的坦克與坦克交戰全麵展開,近千輛裝甲戰車混戰在一起,相互追逐、廝殺,炮聲隆隆,火光衝天,煙塵彌漫……亞洲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坦克會戰,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上第一次坦克大會戰開始了。
由於日軍坦克與蘇軍坦克相比,噸位小、裝甲薄、武器落後,蘇軍的T——26、T——28、T——130、BT——6、BT——7坦克和BA——6、BA——10裝甲車等各型現役戰車相互配合,簡直把諾門罕當成了新式武器的實驗場,打得日軍八九式坦克既無招架之功,更無還手之力。麵對蘇軍強大的坦克集群,日軍的坦克炮彈僅僅能蹭下幾塊油漆。開戰40分鍾,日軍僅第3坦克聯隊就有30多輛坦克被擊毀燃燒。整場坦克大戰,日軍有200多輛坦克被擊毀。日軍坦克和裝甲車,很快變成了一堆堆冒著黑煙的鋼鐵垃圾。沙丘草原上到處火光騰起,
煙柱衝天,被擊毀的坦克殘骸隨處可見。
在巴爾其嘎高地前,蘇軍400多輛坦克、裝甲車與日軍第1坦克師團的200多輛坦克、裝甲車的拚搏開始了。當吉凡清武聯隊的坦克進至737高地時,遭到蘇軍直射火炮和T——130火焰噴射坦克的猛烈攻擊。T——130坦克噴出的火舌溫度高達1000多攝氏度,隻要噴射到坦克上,立即就會燃燒起呼嘯的烈火。一個多小時以後,日軍數十輛坦克、裝甲車被擊毀或焚毀。
吉凡清武大佐乘坐的89式中型坦克,突然遭到一道熾烈的火焰,坦克立刻燃燒起來,接著坦克內也響起彈藥的殉爆炸烈聲。幾小時以後,坦克漸漸從火海裏顯露出黑紅色的身形,炮塔、炮口、嘹望孔繼續向外噴吐著火焰和濃煙,炮管扭曲了,履帶也都變了形。吉凡清武和其他成員沒能逃出來,都交成了一堆灰渣;連一具完整的屍體也沒有留下。吉凡清武死後,被追晉為陸軍少將。
德國軍事觀察團團長馮. 迪特裏希少將在望遠鏡中觀察了一陣子,轉臉對身旁的柳原振雄哀歎:“唉!這那裏是戰鬥呀,雙方對陣簡直就是一群數量龐大的西班牙鬥牛踐踏、蹂躪一小群綿羊。”
柳原振雄也悠閑地舉著望遠鏡,欣賞這場一邊倒的坦克大戰,嘴上卻裝模作樣地擔心:“局勢不妙啊!這是一場力量過於懸殊的坦克交戰!”
果然,激戰不久,日軍1輛指揮坦克就被擊中,第3戰車聯隊長吉丸清武中佐(中校)車毀人亡。安崗支隊損失了37輛坦克,127人被擊斃。包括411名傷員的殘餘部隊,逃回到將軍廟。
此後,蘇軍裝甲集群乘勝追擊.日軍向東岸全線潰退。不料在渡河時,被蘇軍坦克嚇破膽的日軍工兵竟提前炸毀了浮橋,使不少奪路逃命的日軍和殘餘坦克掉進了河裏。
經過這一次戰鬥之後,安崗支隊算是報銷了,日軍坦克部隊也基本癱瘓了。坦克師團的潰敗極大地震動了東京,日軍大本營甚至認為造價昂貴的坦克不宜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