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蜻蜓(2 / 2)

打完炮彈,孫團長指揮炮群立即轉移。就在卜福斯離開不久,日軍陸上和江上艦艇的火炮一齊射,日本空軍也出動水上飛機實行狂轟濫炸。

事後得知,這次炮襲,日軍的飛機場被徹底摧毀!擊毀飛機25架,擊傷了27架。日軍的陸航暫時失去了作戰能力。而我方由於及時轉移和隱蔽,浦東守軍傷亡極小,隻有幾間民房被炸毀。張發奎摸著鼻翼下的一撮小胡子笑了。3戰區副司令長官顧祝同,一次又一次給張發奎打電話“傳令嘉獎!”

由於失去了飛機的掩護,日軍暫時停止了軍事行動,幾天後,日軍得到了增援,緩過勁來後,又伺機向中國軍隊進行了猖狂的反撲。中國軍隊雖經苦戰多次擊退日軍,但因白白喪失了3次取得戰鬥勝利的大好時機,態勢已明顯不利。

8月18日:國府在南京九華山成立抗戰大本營,蔣介石身兼82個職務。何應欽為大本營參謀總長、白崇禧為次長。張群為大本營秘書長。大本營設6個部,第1部作戰部部長黃紹竑。

8月19日:從西安調來的第36師投入戰鬥。

8月20日:蔣介石下令全國總動員。國家轉入戰時體製,以大本營取代軍委會。最高首腦為海陸軍大元帥。

8月21日:第36師攻入彙山碼頭,嚴重威脅日本海軍陸戰隊。

同一日,《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在南京簽訂。

8月22日:國府正式頒布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令:著即將在陝北的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下轄115、120、129三個師。並任命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

8月23日:日軍上海派遣軍先頭部隊,開始在楊樹浦附近登陸。第9集團軍側翼受到威脅,反擊作戰遂告中止。

8月24日:日軍參謀本部對華北日軍重新編組,支那駐屯軍升級為華北方麵軍,由陸軍元老寺內壽一大將擔任司令官,下轄2個野戰軍。第1軍司令官:香月清司大將;第2軍司令官:西尾壽造大將。

8月25日:蔣介石在事實上承認了中共的合法地位,經談判原陝甘寧邊區蘇維埃政府正式改稱為陝甘寧邊區政府,它不僅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而且也是中共領導抗日的出發點和大本營。從此,黨中央就在這裏領導和指揮全國的革命,直到取得民族、民主解放的最後勝利!

蔣介石在這一天再次召集秘密軍事會議,討論關於下一步作戰的有關問題,擔任會議記錄的仍舊是黃浚。

會議先由各軍政長官報告軍事形勢。

陳誠彙報上海的戰況:“ 1937年8月13日早晨9時15分,早已駐守在長江口的日艦重炮向我上海閘北轟擊,日海軍陸戰隊一部隨即越過淞滬路衝入寶山路,向我駐西寶興路附近的保安隊射擊,淞滬抗戰由此打響。

淞滬會戰日軍參戰的部隊是上海派遣軍,司令官鬆井石根大將。參謀長飯沼守少將。下轄第3師團,師團長藤田進中將。參謀長田尻利雄大佐。第5旅團,旅團長片山理一郎少將。第11師團,師團長山室宗武中將。參謀長片村四八大佐。第10旅團旅團長天穀直次郎少將。共有150毫米大口徑榴彈炮30門、戰車80輛。

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衝積平原,水位較高,在上海外圍的平地,下挖一公尺深即可見水。所以部隊都是站在工事的水中作戰。由於防空的需要,有些地區白天不能生火做飯,作戰部隊的生活極為艱苦。

根據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阿列克山德·馮·福肯豪森上將的意見,我軍在上海外圍采取的戰術是平原、河川地區的陣地堅守防禦戰,以遲滯日軍的進攻,再尋機殲滅日軍。

福肯豪森上將認為:在河川縱橫的江南水鄉,日軍的重裝備運動極其不便,而我軍以輕裝備為主的步兵,則可利用這一地區,增大防守密度,每個師的防守正麵約為1300米左右,以抵抗日軍的進攻。

8月23日後的淞滬第二階段作戰中,36師、87師、88師雖迭經苦戰,傷亡慘重,但是依然堅持戰鬥在第一線,除以主力繼續攻擊市區的日軍,還不時抽調部隊對外圍日軍進行反擊,以鞏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