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誰是泄密者(2 / 2)

“對!正是如此。海軍內部隻有我與陳部長兩人,掌握吳淞口

要塞國防工程的全部秘密。因此,海軍內部泄密絕無可能!”

“徐處長,”蔣介石點名了“你沒有什麼要說的嗎?”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處處長徐恩曾慌忙道:“委座,

卑職黨務調查處一向是負責黨內事務,軍事方麵是鄭處長負責。”說罷掃了一眼對麵的鄭介民。

“嗯,耀全,那你說一說。”蔣介石又點了鄭介民。

鄭介民惱怒地瞪了一眼徐恩曾,露出笑臉說:“委座,卑職這一段時間忙著協調上海各參戰部隊的事宜,軍事情報具體由軍務調查處雨農兄負責。”

“戴笠,你說!”蔣介石露出滿臉不悅之色。

戴笠趕緊起立答道:“報告委員長,據長江沿線各地我情報站報告:長江中的70多艘日本軍艦和商船早在10日已經開始行動,利用暗夜視界不良的機會,分別從駐泊地分頭逃出我海軍的警戒線,而且所有的軍艦都熄了燈,卸下炮衣,作好了戰鬥準備。據說,一部分住在重慶、武漢的日本人,接到撤出的通知後,連放在桌上的飯菜也沒來得及動一下,就匆匆逃走了。”

“我問的不是這個!我問你封鎖江陰的情報,是誰泄露的!”

“卑職正在徹查相關人員,目前尚無結果。”

“娘西匹,一群廢物、飯桶!散會!”

蔣介石惱羞成怒、拂袖而去。

1937年8月11日:柳原振雄接到日軍參謀本部的調令:任命他為日軍上海派遣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兼中國課長。而此時上海中日雙方都在醞釀著一場大戰。

上海日租界東江灣路1號麵對四川北路的拐彎處,有一幢外形似軍艦的四層花崗岩鋼筋水泥大樓。橢圓的形狀與粗大的門柱,粗線條的建築風格,將大和民族的不可一世、侵略成性,暴露得無一遺漏。這幢建於1924年,占地6130平方米,按永久性堡壘設計、施工的遍布掩體、射擊口、甚至還有炮位的大樓,這就是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的司令總部。它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上海的一個重要據點,同時也是日軍發動兩次淞滬之戰的指揮部。

在這幢大樓的背後,淞瀘鐵路逶迤而過,是虹口區繁榮地段,也是公共租界與華界的邊緣地區。橫濱路、寶山路、寶興路、四川北路在這裏交彙,北麵便是虹口公園。

1937年8月13日:天通庵車站附近的中日兩軍已經在對峙的前線開始了小規模的直接衝突。

上午9時15分:早已駐守在長江口的日艦重炮,向我上海閘北轟擊。日本海軍陸戰隊也在炮火的掩護下,從四川北路向我駐守在華界寶山路的中方守軍發起攻擊,衝過蘇州河北,占領了寶山路狹窄而平坦的八字橋。而1932年2月13日下午4時爆發的第一次淞瀘之戰,也是在八字橋發生的。88師262旅523團第1營當即奮起迎戰,打響了反擊的第一槍,八一三淞滬事變終於爆發了!曆時3個月的“八·一三”淞滬抗戰由此開始。

整個13日,雙方交火頻發,但都隻是小部隊之間的零星對射,充其量是前哨戰,真正的戰鬥還未開始。當晚,國民政府下令第9集團軍於次日開始向虹口及楊樹浦之日軍進行全麵攻擊。

8月12日深夜:張治中按原訂作戰計劃,調動了幾十萬軍隊雲集在蘇南和上海市郊一線。率先由87、88師,換上保安隊的服裝,潛入租界到上海楊樹浦及虹口以北布防,中國空軍主力也開始由華北向上海方向集結。準備8月13日晨向日軍發起攻擊。一舉全殲約6000人的日本海軍陸戰隊。

就在各路兵馬摩拳擦掌,正準備向日軍發起攻擊時,突然,正在前線的第9集團軍總司令兼中央軍總司令張治中將軍接到了蔣介石發來的特急電報:“國聯正積極調解,你部暫停止軍事行動。希等候命令,並須避免小部隊之衝突。”

張治中將軍看了蔣介石的電報手令,自然認為是不妥的,早已做好了戰鬥準備,怎麼說停就停了呢?!於是,張治中立即電告南京統帥部:“戰爭不是兒戲,我軍業已展開完成,攻擊準備也已完畢,請照原定劃,下令即刻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