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額娘和妹妹,那個心眼長偏了的德妃怎麼比得上,這麼多年還對她多番忍讓也隻是做給皇上看,一個連最基本的孝道都沒了的人,胤禛就是在有才能也沒可能讓皇上心生傳位與他的心思,雖然這樣也會讓皇上覺得他配不上皇貴妃待他如己出,但還是早早的讓他出宮辦差也不是真不喜胤禛。

蘇培盛聽著主子的話心裏也是頗為著急,皇貴妃娘娘可算得上是他和弟弟的救命恩人,雖然他聽命認皇四子為主,就是對皇貴妃不利的事情隻要是主子下的命令他也會照做,不過就主子平日對著皇貴妃娘娘隨意說的一句話都用心記在心上,蘇培盛想就算主子下命要了皇貴妃娘娘的性命也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主子,皇貴妃娘娘對您說會好好幫著皇上調理身子,您實在不需這般著急日夜不休的學那些東西。而且皇上出宮那日奴才就帶著您去過大雜院,裏麵的人都會是您日後的班底。那裏麵的人都知道皇貴妃娘娘收留孤兒,還救一些如奴才一般家破人亡的人都是因為您的善心,就算沒幾個人見過主子也都每日在心裏說著感激您的話,咱們真的都是主子能放心用的人。”

蘇培盛說的大雜院就是他出來的地方,裏麵所學看起來甚是雜亂,可他們都知道不管是什麼就算隻學如何種地,也能讓他們積攢下不小的一筆錢快活的過完一生,這樣的恩情怎麼讓他們不感激。

在各地大雜院不管大小的孩童都知道他們能有如今的生活,全是托了主人家小主子的福,隻因偶然出門的小主子見著無父無母行乞的孤兒可憐,求著主人家給他們個溫飽的地方待著,還在主人家不同意的時候不止是把自己平日的積攢和屋子裏的貴重東西都拿了出來,更是對娘親說不救就不進食,一個僅六歲的孩童整整三日不吃不喝終是讓她娘親心軟答應幫他,小主子的娘親瞞著旁人暗地裏尋了個心腹出宮幫小主子先救了那幾個行乞的孤兒。

而大雜院也是從那幾個人開始,由小主人娘親的心腹帶著滿滿救的人越來越多,不過這大雜院也不是一味的白養著他們,古代到了十三歲就可以娶親生子,小主子的娘親也隻是出了一筆能養活到那些人十三歲的錢,剩下小主子若還想救更多的人就要自己想辦法賺錢,而那些到了十三歲還想要繼續過食用無憂的生活也要自己想辦法尋活計做。

▽思▽兔▽在▽線▽閱▽讀▽

小主子聽了娘親這話就算是一時可憐那些孩童,也被忽然壓在身上的責任感弄得放不下那幾個人,可他一個孩童能有什麼辦法賺到養活那麼多人的錢,而且還為了不讓小主子想著把府裏的東西都拿出去賣了,小主子的娘親就把他之前拿出來想救人的值錢東西都收了起來,沒有辦法的小主子偶然間聽身邊伺候的小丫頭閑談,說自家爹親的木工活做的又快又好,就一套不需雕刻的簡單桌椅就能買上不少的價錢,前些年地裏收成不好家裏都不富貴就沒人上門做東西,實在無法才把她賣了如今家裏有了些閑錢,她爹親再過不久就要贖她出府團聚。

這話說除了家生子之外被買進府的人都羨慕的很,還有些人想著那木工活那麼賺錢就想著能不能讓自家人也學,小主子聽到這話總算知道該讓那些孩子怎麼養活自己,大雜院也因為小主子尋來越來越多讓他們學的東西,隨著年紀大的孩子越來越多日子也越過越好,大雜院也從一個變成兩個之後越來越多。

除了要被選到主子身邊伺候的人,其餘人一輩子都隻知道這個事實,也一直都念著那個小主子的好,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

129顛三倒四

胤禛聽完蘇培盛的話,心裏想著額娘為了給他籠絡各種班底可謂是煞費苦心,不過這些人大多並不能知道感激忠心的主子到底是何人,能如蘇培盛和之前入宮的兩男兩女一樣用著放心的,還要在其中再三挑選過重新調教知道真的可用才會安排到適合的地方做事。

“之前因為明霜昭珂是皇阿瑪送來的繡雯和金檀唯恐被兩人察覺什麼不敢放在身邊重用,如今把兩人送去伺候福晉就讓繡雯和金檀跟在身邊伺候吧。”

這些年因為明霜和昭珂是皇上送來的人,雖說做事規矩實在讓人挑不出錯,可胤禛平日所學和書房裏麵藏著的書冊都不是能讓外人過多隻曉得的,尤其是這些年胤褆和胤祉心思已然昭然若揭被皇上察覺,留著他們蹦躂想必也是相讓皇太子練手,可胤礽畢竟是皇上親選的皇太子,就算不能讓她滿意也不會皇上為了穩定設計和他自己的臉麵也會出手,隻是不知最後誰成了殺雞儆猴的那個沒有猴聰明蹦躂的太過的“雞。”

看得越是透徹胤禛越是不敢輕易妄動,再說皇上如今正值壯年身子也不見露出弱態,他還能有的時間隻會多不會少,如今就如額娘說的就看誰能忍能熬的過皇上,旁人就憑著手上如今的安置在各處的人手不說拚個全勝,也不會落得兩倍俱傷的境況。

蘇培盛聽主子如此吩咐忙俯身領命道:“是,不過她們兩個以前是在書房伺候的,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