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宦官所譖,下獄死。
[10]前任太尉張延遭宦官們誣陷,被逮捕,死在獄中。
[11]十二月,鮮卑寇幽、並二州。
[11]十二月,鮮卑族侵掠幽州與並州。
[12]征張溫還京師。
[12]征召張溫回京城洛陽。
四年(丁卯、187)
四年(丁卯,公元187年)
[1]春,正月,己卯,赦天下。
[1]春季,正月,己卯(二十一日),大赦天下。
[2]二月,滎陽賊殺中牟令。三月,河南尹何苗討滎陽賊,破之;拜苗為車騎將軍。
[2]二月,滎陽盜賊殺死中牟縣令。三月,河南尹何苗統軍討伐滎陽盜賊,將他們鎮壓下去。靈帝任命何苗為車騎將軍。
[3]韓遂殺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擁兵十餘萬,進圍隴西,太守李相如叛,與遂連和。
[3]韓遂殺死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吞並了他們的部隊,指揮著十餘萬大軍行動包圍了隴西郡。隴西郡太守李相如叛變朝廷,與韓遂聯合在一起。
涼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討遂。鄙任治中程球,球通奸利,士民怨之。漢陽太守傅燮謂鄙曰:“使君統政日淺,民未知教。賊聞大軍將至,必萬人一心,邊兵多勇,其鋒難當;而新合之眾,上下未和,萬一內變,雖悔無及。不若息軍養德,明賞必罰,賊得寬挺,必謂我怯,群惡爭勢,其離可必。然後率已教之民,討成離之賊,其功可坐而待也!”鄙不從。夏,四月,鄙行至狄道,州別駕反應賊,先殺程球,次害鄙,賊遂進圍漢陽。城中兵少糧盡,燮猶固守。
涼州刺史耿鄙率領屬下六郡的軍隊討伐韓遂。耿鄙很信任治中程球,但程球貪贓枉法,好營私利,引起士人和百姓的不滿。漢陽太守傅燮對秋鄙說:“您到職的時間不長。人民還沒有很好地受到教化。賊軍聽說官軍即將征討,必然會萬眾一心。邊疆地區士兵人多驍勇善戰,鋒銳難當。而我軍則是由六郡的軍隊新近組合而成,上下尚未和睦,萬一發生內亂,盡管後悔也來不及了。不如讓軍隊修整一下,培養統帥的威信,做到賞罰分明。賊軍看到形勢緩和,必然認為我軍膽怯,他們之間就會爭權奪利,必然離心離德。然後,您率領已經教化好的民眾,去征伐已然分崩離析的賊軍,大功可以坐著等待完成!耿鄙不聽從。夏季,四月,耿鄙大軍行進到狄道,涼州別駕叛變,響應賊軍,先殺程球,後殺耿鄙。賊軍因而進兵包圍了 漢陽郡,城中兵少,糧盡,但傅燮仍然堅守。
時北地胡騎數千隨賊攻郡,皆夙懷燮恩,共於城外叩頭,求送燮歸鄉裏。燮子幹,年十三,言於燮曰:“國家昏亂,遂令大人不容於朝。今兵不足以自守,宜聽羌、胡之請,還鄉裏,徐俟有道而輔之。”言未終,燮慨然歎曰:“汝知吾必死邪!聖達節,次守節。殷紂暴虐,伯夷不食周粟而死。吾遭世亂,不能養浩然之誌,食祿,又欲避其難乎!吾行何之,必死於此!汝有才智,勉之勉之!主簿楊會,吾之程嬰也。”
當時,有數千名北地郡的胡人騎兵跟隨賊軍攻打郡城,他們都懷念傅燮的恩德,一齊在城外叩頭,請求護送傅燮返回家鄉北地郡。傅燮的兒子傅幹隻有十三歲,對父親說:“皇上昏庸糊塗,致使您在朝中無法容身。如今部下兵少,無法堅守。應該聽從羌、胡人的請求,回歸故鄉,將來等到有聖明的天子出來,再去輔佐。”傅幹的話沒有說完,傅燮十分感慨,歎息道:“你知道我必須會死嗎!隻有聖人能通達權變,其次則是堅守節操。從前商紂王暴虐,忠臣伯夷仍然嚴守臣節,不吃周朝的糧食而餓死。我生逢亂世,不能居家靜養浩然之氣。已經接受了朝廷的傣祿,還想逃避危險嗎!我往哪裏走?一定要死在這裏。你有才智,要好好努力!主簿楊會就是我的程嬰,他會盡力照顧你的。”
狄道人王國使故酒泉太守黃衍說燮曰:“天下已非複漢有,府君寧有意為吾屬帥乎?”燮按劍叱衍曰:“若剖符之臣,反為賊說邪!”遂麾左右進兵,臨陳戰歿。耿鄙司馬扶風馬騰亦擁兵反,與韓遂合,共推王國為主,寇掠三輔。
狄道人王國派前酒泉太守黃衍前來勸說傅燮道:“漢朝已不再能統治天下了,您願意做我們的首領嗎?”傅燮按劍叱責黃衍說:“你身為國家正式任命的太守,反倒為叛軍做說客嗎?”於是,傅燮率領左右衝向賊軍,臨陣戰死。耿鄙屬下的司馬扶風人馬騰也率軍造反,與韓遂聯盟,共同推舉王國為首領,攻擊搶掠三輔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