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喜》
正文 第一章 隨喜 (上)
雖然許多人腦海裡還殘留著對前朝的記憶,但在新帝的改革和創新下,全國的百姓已經逐漸熟悉了新王朝的統治和……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律法。
元歷四年,新帝趙普下旨宣佈新的婚姻律法,就是一夫一妻製,男子與女子結為夫妻的情況下,都不得再娶再嫁他人。
新律法執行不到一年,有眾多貴族紛紛上書反對,認為此律法不利於夏朝子嗣發展,元歷四年秋天,新帝又下旨,男子在三十歲之前若是未有子嗣方可納妾,不然則視為違法。
其實納妾一事兒,根本就是民不舉官不究,讓老百姓真正接納這位新帝不僅是因為他將大周朝的昏君拉下台,更是因為他的減稅政策,才能在十幾年間讓夏朝漸漸走向穩定強盛。
元歷十二年,西裡城的夏季出現了百年難得一遇的暴雨天氣。
烏雲佈滿了整個天空,時值響午,看起來卻似深夜,天和地幾乎連成一線,低暗得教人有些心慌,雨降如傾盆,到處都是模糊一片,地麵上已經有半尺高的積水,街道兩旁的商舖早已經關緊了門窗,唯有那招牌匾額在狂風大雨中發出撲啦撲啦的聲響。
西裡城在京都城的隔壁,向來風調雨順,從來沒發生什麼天災人禍,可都已經下了三天的大雨了,街上的水幾乎就要漫上門檻了,眼見這天氣卻還沒轉晴,城裡大多百姓心裡都有些不著地了。
在大家都在擔心會不會水災的時候,北城一條幽深小巷裡,藏著一座不起眼的小四合院,這戶人家姓關,關家娘子羅氏此時正值產期,隻是這孩子似乎被這天氣嚇著了,都三天了還不見從娘胎出來。
關娘子幾乎是進氣多出氣少了,其丈夫在外麵已經急得滿頭大汗,大廳的擺設很簡單,傢具擺設都是普通木材造的,不過收拾得乾淨妥當,看起來也整潔舒心。
「我的兒,你就坐下等吧,你走轉得我都頭昏了。」開口的是一位坐在廳上麵門的交椅上的婦人,兩交椅之間設有一高幾,幾上的熱茶已經放涼了,婦人約莫四十來歲,頭髮整整齊齊地梳了一個髻,插著一支銀製珠釵,倒也顯得大方得體。
「這都幾天了,能不急嗎?」關大爺額頭都冒了汗,聲音透著焦急。
「關嫂子,關嫂子……」裡屋突然就傳來穩婆驚叫聲,而關娘子的聲音卻弱了下去。
一陣涼意突然從關大爺腳底竄上了心口。
關老夫人也白了臉。
天空突然就打起一個響雷,震得人耳朵隆隆響。
裡屋本來該是斷氣的關娘子又發出一聲嘶啞的叫聲。
沒多久,穩婆滿頭大汗地撩開簾攏,笑著對關大爺道,「生了,生了!」
「阿彌陀佛!」關老夫人唸了一聲佛,臉上的血氣這才慢慢恢復過來。
關大爺吐了一口氣,彷彿是將那股涼意吐了出來,「是男娃吧?」
「是個千金!」穩婆笑著道。
關大爺露出一個失望的神色來。
「我去瞧瞧媳婦兒。」關老夫人眼底的歡快也少了幾分,但終究還是進去幫忙照看媳婦,都生了三天了,整個人一點血色都沒有,如今已經是昏睡了過去。
「真是福大命大,還能平安生下閨女已經是天賜的福氣了,剛才都已經差點過去了,多虧了那一聲的雷響,這女娃的,是天賜的,有福氣。」穩婆已經幫嬰兒剪去了臍帶,將孩子放到繈褓中抱給關老夫人。
「這娃兒怎麼不哭呢?」悶聲不響的,該不是有什麼問題吧。
穩婆重新接了過來,往女娃屁股上用力拍了一下。
女娃咿呀了幾聲,卻就是不哭。
關老夫人瞠大眼,這可真稀奇了!
又再打了兩下,女娃又是咿呀兩聲,蹬蹬小腿,還是沒哭。
「這別是個……」關老夫人噎了噎口水,怪胎兩字終究沒說出來。
「放心呢吧,這女娃肯定是個福氣的人。」穩婆也沒見過不哭的嬰兒,一時說不出什麼究竟來,隻好安慰著關老夫人。
「但願如此!」關老夫人皺眉看了沉睡不醒的媳婦兒一眼,對這孫女還是少了幾分的疼愛。
「給關嫂子煮些補湯,月子可要小心了,畢竟這投胎不容易,別影響了下一胎。」穩婆勸道。
關老夫人連聲答是,喚了自家兒子進來,將女兒交到他手中,「在這裡看著你媳婦兒,我去給她煮碗肉湯。」
話畢,關老夫人親自送著穩婆出了裡屋,從懷裡摸出一個紅色的荷包遞了過去,「辛苦您了。」
穩婆看也沒看地收了在懷裡,告辭離開了。
家裡生計艱難養不起奴僕,隻能凡事靠自己,關老夫人親自到廚房煮肉湯的時候,關大爺卻有些煩躁地看著懷裡的孩子,皮皺臉紅,真是難看。
他將孩子往炕上一放,在旁邊的交椅坐下,目光在觸及關娘子那張雪白如菊的臉龐時,重重地歎了一聲,起身往外頭走去了。
驚訝地發現天空難得出現一抹幽藍,連續下了三天的大雨終於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