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村,一個普通的小村莊。
斜陽暮落,染紅了西邊的山頭,微風習習,草木青蔥,隨風舞動,流水潺潺,小魚嬉戲,鳥語花香,美不勝收。
田間小道之上,炊煙嫋嫋升起,有一小兒,騎著黃牛,吹著綠笛,悠然自得。
年約十一二歲,一米四出頭,還沒有牛高,就成了牧童,窮人家的孩子呀。
路上不時還有三兩行人,或扛鋤頭,或背竹簍,嘴裏哼著民謠,聲音粗獷豪邁。
往來的漁民農夫,臉色麥黃,滿是細珠,肩抗長鋤,衣衫襤褸,步步生風。
村子樸實無華,與世無爭,夜不閉戶,無盜賊肆虐,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
黃白色石堆,兩米多高,形狀各異,就算是小孩子踩上去,也會鏗鏗作響。
有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屁孩,剛過完六歲生日半個月,此時坐在石堆上,望著幾個熊孩子發呆。
按理來說,他應該和小屁孩們一起愉快的玩耍才是,他卻一個人,在這石堆上麵,靜靜坐著,一點也不好動,著實有點奇怪。
小孩名叫王大頭,一場車禍過後,再經過一陣擠壓,他重生在這世界,如夢一般。
六年的時間,王大頭完全接受了這個世界,學習了新的語言,開始了新的人生。
想想二十一世紀,九年義務教育,根本沒有什麼出頭之日,更何況自己前世還是個無牽無掛的孤兒,沒有什麼好留念的。
來到這個世界六年多了,對這裏的一切,已經慢慢習慣,既來之則安之。
可惜,重生的王大頭,隻享受了九年教育,文化不高,不然一定很賺錢。
“虎娃,虎娃,快回去吃飯了,不然你阿娘又要請你吃竹竿炒細條了。”
一群熊孩子咋咋呼呼的,如同風一般,呼嘯而過,唯恐回家晚了,會被家裏的長輩按到地上不斷摩擦。
這群小屁孩,喊的是自己,母親懷孕七個月就生了自己,隻有三斤半,怕不好養活,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字叫大頭,小名虎娃。
一般身體差的,家裏人都會給取小名,取這小名自然是為了好養活,王大頭沒有辜負父母苦心,一路順風順水,長大成人。
在這個年代生活,姓名文化啥的,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生活習慣。好在小時候體虛,加上小孩子貪睡,倒是調整的快。
經過六年的磨合,王大頭已經適應了這個世界,有了新的生活習慣。
最可悲的是,看過很多,穿越的也不少,裏寫的主角,個個帶著主角光環,上來跟開一個掛一樣。
到了自己這裏,毛都沒有一根,純粹就是蝦扯蛋,莫名有種蛋蛋的憂桑。
永安村很小,石堆離王大頭家,不到一百米,走十五米,再拐個彎就是他家了。
王家有一千平方米左右,東西大約四十多米長,南北大約二十多米長,房子都是一層樓的土木堆壘而成,頂上的是黑色瓦片,被方正的石頭壓著。
天還賊亮,王大頭的肚子卻已經餓的咕咕叫了,好在廚房有香味飄了出來,今晚是他母親做飯。
坐在矮椅上,無所事事,目光呆滯的看著前方,這一天天的日子著實是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