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輯 爸爸的“倒計時”(3 / 3)

兒子繼續追問:我隻聽過,學好英文才出國留學,你怎麼反過來說呢?

我不擔心你的英語,如果你真的學好了中文,例如,讀過四大名著,會背誦一些古文,會用中文寫幾首詩,會寫對聯,還會用中文寫信並用電腦打出來,然後你用同樣的方法去學英語,對你而言就是小菜一碟。

基礎訓練、知識培養,對於學語言來說道理都是相通的,關鍵在於學習過程中的領悟和訓練過程中的掌握。中文學好了,同樣,可以學好英文、法文、德文,對於孩子而言,事半功倍。

三個孩子在中國讀書,有條件學好中文,我特別嚴格要求他們打好語文基礎,包括普通話發音的“讀”、白話文的“寫”,小時候還要求他們背誦一些古文古詩,閱讀成語典故圖書。當他們讀書看報,文章寫得通順又能掌握運用成語典故時,我認為他們中文合格了。回到加拿大也無需去參加什麼中文班了。

父親節快樂!

第一次過父親節,作為年輕的爸爸,你心情如何?還記得當年,太太代未滿周歲的女兒送了張賀卡給我,“恭喜你第一次過父親節!”

這些年父親節和母親節一樣成為一種新時尚節目,但其實許多人並不知道父親節的來曆。1909年,美國人索羅娜·多德(Sonora Dodd)在母親節那天聽布道,心中萌發要設立父親節的想法。多德的媽媽生完第六個孩子後就去世,其父親獨自一人把孩子們拉扯大。次年,1910年6月19日多德父親生日的那一天,第一個父親節誕生了,後來,這個感恩偉大父親的節日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美國總統簽發文件從而確立每年6月份第三個星期天為父親節。

轉眼間,我已度過了18個父親節,從每年我收到三個孩子連同孩子媽媽的各種禮物和祝福中,我覺得,做爸爸真好,我的小小付出卻收獲大大的滿足!

老中青爸爸們,你認同我的感受嗎?

Happy Father’s Day!

[不一樣的爸爸]

珍惜和孩子一起的時光

人生如舞台,但爸爸這個角色,有些特別,雖然我們一輩子都是孩子的父親,但真正能夠讓我們發揮這個角色的作用,也不過是十多年的光陰而已。1歲開始早教,3歲入幼兒園,6歲讀小學,孩子在外麵的時間可能比呆在家裏還長。如果孩子從小幼兒園全托、高中讀寄宿學校,我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就要大大地打折扣了。

如果你留意到,同自己父母在一起的時候,老人家經常都會講,你小時候如何的,講完又講,如果你不去製止,他們還會在孫子麵前複述一次。他們會講開心的事情,也會講不開心的。但十分奇怪,即使你在小時候做出最令父母頭疼的事,在他們的嘴裏,都成了美好的回憶;即使是最困難的時期,他們都覺得是最溫馨的日子。

生活原來就是這樣。跟孩子在一起,是一個家庭最開心、最熱鬧、最有氣氛、最有活力的歲月。孩子不在身邊時多少會有“一去不複返”、“時光不再倒流”的感覺。

好了,如果你才開始學做爸爸,珍惜幼子給予你的開心。孩子長大跟你對著幹,你會發覺孩子變了一個人似的,你也不要氣餒,當你氣急敗壞去洗把臉回來,可能情況又不同。十多年後你醒覺過來的時候,孩子已經長大獨立離開家庭了。這個時候,你如果能跟孩子一起,孩子在你眼中是可愛的完美。

珍惜和孩子一起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