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輯 待產期的爸爸
當太太告訴我她有喜了,我欣喜若狂,之後,我又反問自己:做爸爸,我準備好了嗎?從二人世界變成三人世界,從小輩升級到父輩,我連自己都未照顧好,學做丈夫仍在磨合期,馬上要學做父親,真有壓力呀!
ARE YOU READY,當爸爸,你準備好了嗎?
陪太太懷孕
生命孕育需要時間,十個月的待產期,不僅是準媽媽的事,也是學習適應新角色的準爸爸的事。
如何學習做爸爸,第一步先從學會陪妻子懷孕開始。
爸爸從陪妻子做預產檢查那天起就正式接受各種磨練。醫生告訴你,懷孕頭三個月是非常重要的保胎期。雖然爸爸不能代替妻子培育胚胎,但可以分擔妻子因懷孕帶來的身體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壓力。你的首要任務是注意孕婦情緒、胃口和身體的變化:白天,她有無嘔吐、有無進食、喝了幾次水,還不時詢問她喜歡吃什麼,並且爭取第一時間采購到,最好多采購幾種同類品種供她改變口味;晚上,又要注意她的睡姿,上幾次洗手間。末了,你還要對她講,親愛的,從現在起,你躺在床上安心養胎,所有的家務由我包幹了。
孕婦懷孕初期,最大的反應是胃口不正常,她喜歡吃什麼你就做什麼,可能你做好了,她又不想吃了,你耐著性子哄她吃了幾口,她一反胃,又全吐出來。沒辦法,你隻能打掃完畢又重新再做。你一邊幹一邊安慰她:做媽媽也真不容易,還未進產房,已經給折騰了大半天。
懷孕中期,情況穩定下來,這個階段除了繼續照顧孕婦身體和情緒需要外,特別要增加胎教內容。於是,你得每天預備出時間陪太太外出散步,臨睡前在床邊陪太太聊聊天,做個聆聽者,分享她的感受。當然,臥室也要做些改動,牆上貼些精美的嬰兒大海報,確保燈光柔和,買些輕鬆音樂回來,讓太太輕鬆,順便也作為BB的胎教。
[我的分享]
孕婦身體好,孩子會更健康,孕婦懷孕期心情好,出生的孩子也容易帶,這是我們生了三個孩子得出的經驗。至於胎教方麵的分享,我太太比我更有發言權。
到了臨產期,你要學習放慢你的腳步,她已是身懷六甲的孕婦,隻能慢吞吞地走路,老婆,此時真的有點像老婆婆。你要幫她倒茶遞水,洗麵擦汗,幹這做那的,同時別忘了臉帶微笑,哼著小調,不時還逗她開心一下喲……
胎兒一天天長大,太太體重一天天增加,你卻是一天天瘦下去。
學做爸爸不容易呀,孩子還未出生,上帝先開始訓練你。還好,上帝會給你十個月時間,讓你上場前有個熱身運動——學習服侍別人,學會分擔責任。
如果你想在未來的十多年,做個稱職的爸爸,陪伴孩子一齊成長,那麼從陪太太懷孕開始你就要快速成熟並有所改變:
1. 從被太太照顧到學習照顧太太,最後過渡到要照顧孩子,你要勇於承擔,接受挑戰,盡快進入新角色。
2. 孩子將成為家庭中心,太太將全身心聚焦於照顧嬰孩,你可能會受到冷落,你要學會理解配合,自我調整。
3. 新的家庭成員來臨前,你要主動同太太討論今後養育孩子的各自職責和分工,事先商量好在孩子教育上若出現衝突分歧如何協調。《聖經》提醒我們“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 父母相愛,孩子才會健康成長。
取名,爸爸更有創意
每天回到家,我習慣來到太太跟前,把頭貼近她那隆起的肚上,聽一聽裏麵胎兒的動靜,聽完了,忍不住和太太分享個中的喜悅。陪太太懷孕是一段很難忘的時光,我可以猜測孕婦肚子裏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這個孩子生出來像誰,性格如何,未來怎樣,等等,天馬行空般地幻想一番,完畢,準爸爸要完成的第二個任務,幫孩子取個名字。
我知道,有些爸爸對孩子取名抱無所謂態度,反正孩子生下來就是跟隨我的姓,姓氏最重要,名字是什麼無所謂了。記得我讀博士時,導師朱傑勤先生和我們一幫弟子第一次見麵竟然花了半天時間討論大家各自名字的來曆,可見學術大師重視每個名字的背景。我覺得,既然孩子姓什麼已經決定,為什麼不在孩子的名字上花些心思、有所作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