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四丫出生於1978年末,那一年發生的大事,她直到上中學後才了解。
張麗娥生了三個兒子,就盼著來個女兒。這一次她終於得嚐所願。
吳四丫滿月那天,範嬸一大早就送來了雞蛋紅糖。
炕上躺著的小娃娃哼哼呀呀,裹著小腳的姥姥盤腿坐在炕上瞅著外孫女樂。
範嬸嗬嗬一笑,“姥姥呀,你們家人真是與眾不同,人家別人家都盼著生兒子,就你們家,盼女兒,這回終於盼來了。”
張麗娥道:“誰讓我們家淨是禿小子呢。”
範嬸眯眼一笑,“你這話也就悄悄說說還行,可千萬別當著三個大兒子的麵說。”
張麗娥笑笑,將捂在頭上的帽子拿下來。
姥姥見狀,忙道:“哎呀,快戴上,戴上,別著涼了。”
“這不都出月子了嗎?”張麗娥道。
“你還是聽姥姥的,戴上吧,這大冷天的,別落下病根了。”範嬸勸道。
“戴上,戴上。”張麗娥不情願地將厚厚的帽子重新捂回頭上。
姥姥這才安心了,視線轉回到外孫女的小臉蛋上。
“他範嬸,托範伯給起的名字起好了嗎?”張麗娥笑問。
“喲,你不說我差點兒把最重要的事給忘了。”範嬸笑笑,“起好了,範伯說咱家丫頭出生的時候正值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是好日子啊,就叫彥欣吧,歡欣鼓舞,欣欣向榮。”
“彥欣,吳彥欣。好,好。”姥姥讚道:“他範伯最博學了,家裏四個孩子的名字都是範伯取的,個個都好。”
範嬸笑,“嗯,我也喜歡孩子們的名字。”
“我成天跟孩子們說,範伯就是活字典,知識淵博。”張麗娥道。
範嬸嗬嗬一笑,“範伯就是愛看個書,家裏除了紙就是紙。”
三人又說笑了一會兒。
範嬸道:“行了,我也該走了,不打擾你休息了。麗娥跟姥姥好好瞅著丫頭高興吧。”
範嬸起身,姥姥和張麗娥起身相送,範嬸道:“別起來別起來,誰都別下炕。”
範嬸出去,把屋門堂門都關嚴實了,走到院裏又隔著窗戶看了看吳四丫,衝孩子笑了笑,走了。
範嬸和張麗娥住同一個院子。這事說來話長,吳家和範家,本是兩戶人家,各有各的院子,各走各的門,兩家人剛住進這條巷子的時候並不熟。
兩家院子裏各有一棵樹,範伯家院裏有一棵大楊樹,吳家院子有一棵果樹。十多年前巷子裏來了一個風水先生,跟兩家人說你們家院子裏的樹不好,木於院中為困,不如鋸掉的好。可範伯舍不得那片陰涼,吳家也舍不得剛能結出果實的寶貝。先生給出個法子,就是兩家人在中間的隔牆上開一道門,以解此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