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3)

第十四章

半年時間過去。

這段時間,衛生局雖然發生大大小小許多事,卻過得平靜。平靜是暫時的,是表麵的。有一天,平靜局麵又被打破,一場新風波即將在衛生局刮起。

紀委來電話,把柯騰達喊去談話,詢問衛生局在光達紅十字醫院收購市結核病防治所地皮是否存在違規行為,還有佳麗女子醫院在收購五合衛生院是否有暗箱操作嫌疑。

柯騰達向紀委作解釋:為整合資源,市結核病防治所與市皮膚病防治研究所合並到防疫站,原有辦公場地以三百五十萬元賣給新建民營醫療機構——光達紅十字醫院,衛生局已按要求將所得收入上繳市財政。至於佳麗女子醫院收購五合衛生院,是縣衛生局操辦的,是否有暗箱操作嫌疑情況不詳。

對這樣的解釋,紀委似乎不滿意,又派人到衛生局來調查。他們已經掌握情況,衛生局轉賣這塊地皮實際收入四百萬元,除上繳三百五十萬元給財政外,私自將截留的五十萬元作福利發給職工。

紀委沒有把掌握情況的渠道說出來。說出來就假了,不能唬住柯騰達和其他班子成員。

他們信息來源相當超前,是從手機短信上獲取的。

信息簡短,隻有一句話:衛生局長柯騰達截留賣結核病防治所資金給職工發福利。接到第一個舉報短信,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長胡啟來還認為誰跟他開玩笑,一笑了之。第二次接到相同信息,猜想可能是同樣信息重複發送。第三次同一內容信息後麵加了一句話“如果你們不調查,我將此信息發給市委書記”,他這才引起重視,馬上安排人按手機號碼查找舉報人。手機號是神州行,不要身份證登記,無從查起。胡啟來及時向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蔡正義彙報,蔡書記說他也接到這條短信。兩人商量,手機短信無名舉辦可信度低,但也不應忽略,還是需要調查了解,一怕遺漏重大線索,二怕舉報人真的把信息發到市委書記手機號碼上。這個神秘舉報人既然能夠把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蔡正義的手機號碼找到,同樣能夠把市委書記的手機號碼弄到手。

紀委找衛生局幾個班子成員談話,大家都認為機會來了。

如果柯騰達倒下去,所有班子成員都有可能向前進步。調查情況時,他們幾乎是眾口一詞:具體情況我不清楚,這是局長定的,局長簽的字。

玩權的當政者,都希望把權力無限擴大,把承擔的責任壓縮得更小。出了事,當事人想把責任撇開,減少麻煩。現在衛生局班子成員的思想動態就是如此。

他們對問話的答複基本一致。

問:這個事情領導班子開會討論了嗎?

答:討論了。

問:沒有人反對?

答:局長定的,誰會反對?誰敢反對?

問:局長和你們拿的是不是一樣的?

答:標準是每個幹部一萬,局領導兩萬。

紀委同誌把情況核實後,回去向領導彙報。第二天紀委來電話,又把柯騰達喊去談話。這次是紀委副書記親自找他談話,要他作出書麵檢討。

走出紀委辦公樓,柯騰達後悔得要跺腳。

柯騰達,你怎麼這麼愚蠢,想起搞職工福利?你以為討好職工,大家就感謝你?你以為過了一年半載安穩日子,衛生局就太平?你以為覃斯彬每天忙著泡馬子沒閑功夫與你爭位置,就可以萬事大吉忘乎所以放開手腳做事?

在解決職工福利待遇上,柯騰達做了一些努力。對機關車輛使用,他比覃斯彬開明。原來衛生局隻有兩台小車和兩台工作用車,小車是書記局長使用,副職們與科室共用大車。柯騰達當局長半年時間裏,先後為羅大光、邵承豐、王淑霞配備小車,按他的說法,副職們配車不僅是方便工作,也關係到衛生局形象,局領導出去開會沒車,個人沒麵子單位也沒麵子。

通常,人們在地位和利益處於不利狀態時,便會克勤克儉盡心盡力,過獨木橋一樣小心謹慎,而在地位穩固後容易產生懈怠。柯騰達就是在表麵平靜的氣氛中麻痹喪失警惕,犯下低級錯誤。

最近幾個月,市裏準備搞公務員小區建設,按市場運作以商品房購買,因是政府行為含有福利性質,衛生局同誌們自然蠢蠢欲動,不願錯過機會,可大家又喊沒錢交首付。關鍵時刻,結核病防治所地皮以四百萬元價格賣出。柯騰達打起這筆款項的主意,將三百五十萬元上繳財政,截留五十萬元做職工福利。提出這個動議前,柯騰達想了許久。他也怕擔責任。最後還是把議題放在黨委會上討論。

黨委會上,大家都沒提出異議,有“一支筆”定調子,誰會反對?況且,每個人享受福利,責任有局長擔著,大家當然不會多嘴。多嘴就得罪了全體職工。副職們想得通,出了問題也是局長書記的事,與副職有何幹係?覃斯彬巴不得有機會。這樣,他就有文章可做了。

正是這錯誤的想法,錯誤的決策,導致錯誤的結果,從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蠢啊,我真蠢。狼,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待機會,我卻送肉上釘板。

在柯騰達懊悔不已深刻反省時,班子成員心態各異。

覃斯彬想,惡人有惡報。柯騰達也有今天?你就等著受處分吧,等著把局長位置讓出來吧。書記擔責任?沒有的事。我一不拍板,二不簽字,負什麼責?即使有連帶責任,也輪不到我受處分,最多是說我沒有及時勸阻。上麵領導哪個不曉得你柯騰達是個說一不二的主,誰能勸得住你?

羅大光幸災樂禍地躲在家裏笑。好。柯騰達,你自殺了。你想為鞏固地位錦上添花,沒想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親手拆了自己搭起的台子。羅大光喜歡玩深沉,盡管在調查情況時他嘴上沒說難聽的話,心裏卻恨不得借這個機會把柯騰達立即打倒,再踏上一隻腳。

隻有王淑霞在替柯騰達抱屈。糊塗啊老柯。你怎麼被勝利衝昏頭腦,被寧靜迷惑雙眼,看不見平靜水麵下暗流湧動。幼稚啊老柯,你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領導幹部,怎麼做出這等低智商違反原則的事情呢?不值得啊,老柯,大家說你有勇無謀真是沒冤枉你。為機關幹部福利,你犯得著去冒險嗎?好心辦壞事,做損己利人的蠢事。何必呢?

在知道柯騰達有截留資金意向時,王淑霞曾經勸阻過,但態度不是很堅決,意思模棱兩可,僅在會後悄悄地對柯騰達說一句,解決職工福利是好事,方式可能要慎重一點。隻能點到為止。這事怎麼能夠講得太露?他是局長,政策水平高,講得太多顯得我高明,他會反感。

王淑霞是個頭腦冷靜而自命不凡的人。論才華,論能力,論水平,她確實不在柯騰達和覃斯彬之下。她之所以與柯騰達關係好,是因為他有頭腦還肯幹,值得欣賞,不像覃斯彬那隻“紅漆馬桶”,中看不中用。這在外人看來,王淑霞與柯騰達是一派。其實,這有點冤枉她。她無意拉幫結派,而是內心清高,不屑與有名無實的草包為伍。要說王淑霞清高,還的確不一般,即使對主管市長朱顏芳,也僅是保留禮節上往來,內心從未有尊重之意。“繡花枕頭”。每看見朱顏芳亮相電視屏幕,她鄙視。並不因為王淑霞嫉妒朱顏芳跳級榮升副市長,而是她內心根本看不起沒本事的人。至於新近提拔的唐玉榮,就更不在話下。但王淑霞做人有一絕,就是心裏瞧不起誰,臉上卻不露丁點痕跡。她的麵具永遠是一張笑臉。

當年王淑霞是“全國三八紅旗手”,為幹工作舍得一身剮。她是靠能力和本事,從基層做起,一步步走向領導崗位的。可是,她的才能卻沒有地方發揮。衛生局搞紀檢書記相當清閑,除參與藥品招投標幾乎沒什麼事可做。

能力強的人,就想事謀事,權力欲望也比較強烈,想幹出成績,成就一番事業。王淑霞就是這樣。可是,客觀條件限製她。無錢沒事。無權沒事。沒事幹,她難受。用她的話說,拿國家工資不幹事,吃冤枉。身為紀檢書記,不管錢,隻能爭取在權限上擴張。王淑霞寄希望於柯騰達能夠給她的權力加點砝碼。柯騰達當書記時,總是對紀檢工作不能行使監督作用抱有同情。當局長後,他也和覃斯彬一樣,並不支持她的工作。有時王淑霞向他彙報,說某某院長群眾反映大,在醫院經營活動中大權獨攬,這樣遲早會出問題。他問一句,有沒有證據?之後暗示她,不要“挖洞擒蛇打”,紀檢工作就是為係統發展保駕護航的。意思很明顯,要注意保護幹部,不要整人,不要把紀檢工作當阻礙發展的絆腳石。工作上王淑霞隻能作罷,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她便想爭取另外一條擴大權力範圍的途徑——在紀檢書記職務前加掛黨委副書記。可老柯忙著自己的事,根本沒有去為她謀劃運作,一直讓她無所事事地吊著。官場上,時間耽誤不起。現在,老柯自己官位難保,王淑霞需要尋找新的出路。

唐玉榮列席參加黨委會,這事與她沒幹係,紀委找她談話完全是走過場。

班子成員裏,邵承豐最後知道情況。他在鄉下。在討論截留款事宜時,朱竟成通知他參加黨委會。會上,他和其他班子成員態度一樣,隻是跟風附和,沒發表不同意見。紀委找他了解情況,不了了之。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柯騰達走背,朱竟成最著急。柯騰達位置搖搖欲墜,我該怎麼辦?朱竟成摘掉眼鏡,揉揉鏡架壓出紅印的鼻梁,他的心眼像高度近視眼鏡的圈圈,層層疊疊,模模糊糊,深不可測。

朱竟成腦袋瓜子好使,一摸一個主意,享有“彈子腦殼”美譽。

他是柯騰達的得力幹將,在書記局長換位事情上幫柯騰達出了大力。覃斯彬和郭子斐在廣州出差,羅大光把信息傳給朱竟成。接到電話,他動起腦筋。如果能夠把覃斯彬擠走,按照衛生局約定俗成的規矩,會在政工科或醫政科選拔科長進領導班子,以他的實力,憑他和柯騰達的關係,進班子非他莫屬。

關鍵是如何操作?

製造一件醫療糾紛,或者搞出個事件,讓柯騰達有向上反映的理由。

先向柯騰達彙報再說,看他的意見。如果他想當局長,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幹。朱竟成立即到柯騰達家裏彙報。柯騰達聽了建議,思考良久才說:不要把事情搞大了。

朱竟成心領神會。

“不怕做不到,隻怕想不到。”柯騰達的口頭禪給他提醒。要製造事端有的是辦法。朱竟成冥思苦想,終於想出妙計——找個親戚,到中心醫院看病,伺機製造事端。

按朱竟成授意,親戚半夜跑到中心醫院門診撒酒瘋,把急診室鬧得不安寧,此事被新聞媒體報道出來。本來事情不大,又是發生在醫院,與衛生局沒有直接關係,但事情發生在兩會召開之前。這時發生鬧事,影響穩定,情況就不同了,性質也不同了。不要市裏領導問罪,柯騰達主動到市長辦公室請罪,目的不是擔責任,而是要把屎盆子往覃斯彬頭上扣。

正如柯騰達所願,市裏領導馬上指示,將覃斯彬局長撤換,由他改任局長。處理這件事時,市領導顧及到覃斯彬“老板”的麵子,隻是把書記局長位置互換,並沒有把覃斯彬調離衛生局。這就留了個尾巴。為柯騰達以後工作開展設置障礙,還留下後患。

最後處理結果,紀委給柯騰達黨內警告處分。

他為單位職工謀福利,錢沒進自己腰包。處理不算重,但局長帽子沒保住。對柯騰達來說,寧願戴著局長帽子身上背幾個處分。這不現實。對手盯住的是帽子,處分不過是摘帽子的由頭。柯騰達調離衛生局,到市人大當教科文衛主任。從當衛生局長到離任,時間不到一年半。

教科文衛主任是個閑職。

離開權力磁場,柯騰達沒有動能打不起精神,靠在沙發上垂頭喪氣,萬般無奈:有些事情是爭不來的。即使爭來了也不歸你。這是命。命裏有,終須有;命裏無,莫強求。財產,官運,都是如此。

禪意的宿命論,是柯騰達摘掉局長“帽子” 付出代價才換來的醒悟。

局長虛位。

上了舞台,誰都想成為主角,即使不能當主角,也想位置更顯眼更重要。此刻,衛生局班子成員一個都沒閑著。柯騰達走了,局長位置空缺,機會在向各位招手。羅大光、邵承豐都有機會上局長,王淑霞有機會當副局長。

衛生局的人在猜測,誰當局長?大家目光關注羅大光和邵承豐。羅大光在資曆和資格有優勢。邵承豐雖年資不及羅大光,但在農村裏呆了大半年,這段經曆在幹部提拔時可以加分。更重要的是,他入駐大成村,是市委副書記、新任市長鄺奇才的扶貧點,而這個優勢,羅大光望塵莫及。

下鄉搞扶貧整建,邵承豐不是躲在農村裏消磨時光,而是大有作為。在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後,他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積極爭取鄺奇才的支持。

一般說,領導喜歡想幹事、能幹事的下屬。聽取邵承豐彙報後,鄺奇才自然高興,有人願意為他的工作添磚加瓦錦上添花是好事,理所應當得支持。支持邵承豐,也是支持自己。搞好自己的點,是為自己撲金粉。

鄺奇才認為,方案對幫助大成村脫貧有可行性,便召集十幾個部門一把手到大成村現場辦公,把大成人民麵臨的生存問題和發展問題逐一擺在桌麵上,研究解決方法,並要相關部門領導表態。有市領導做堅強後盾,大成村脫貧計劃實施得相當順利,短短幾個月時間,修路架橋,電力保證,科技養殖,等等幫助大成村人民過上好生活的項目,陸續有條不紊上馬。

按眼球效應原理,衛生局班子成員中,鄺市長與邵承豐接觸最多,了解最多,對待衛生局長人選,他自然是推薦邵承豐。

組織部來衛生局考察。班子成員中態度曖昧,誰的好話不多說也不少說,評價也是不偏不倚。幾個關鍵人物都推薦邵承豐。

這就是中間派的好處。

在組織部征求前任局長柯騰達的意見時,他推薦邵承豐。

柯騰達混跡官場幾十年,玩弄權術一輩子,現在被擠出名利場,極大的心理落差,心態發生改變,對投機鑽營、不惜代價為官的投機分子變得鄙視。基於這種心理,柯騰達不會推薦心術不正玩陰謀的羅大光,理所當然地推薦心無城府坦蕩磊落的邵承豐。

羅大光原是覃斯彬的人,現在是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表麵上投靠柯騰達,實際上是成全自己。柯騰達看得清羅大光,看不起他的小人伎倆,倒是對曾經與自己唱過對台戲的邵承豐比較欣賞。邵承豐本質不壞。這是做人和當官的根本。為醫院“回歸”之事,邵承豐與柯騰達當麵“鑼對鑼,鼓對鼓”公開爭論。這隻是工作上觀點不一意見不同,並不表示他心懷不軌。如果說柯騰達要怪邵承豐,是不該在關鍵時刻頂著幹。而那天邵承豐的表現,是性情中人脾性顯露。柯騰達看好這點。有性格有膽量有責任,具有領導幹部做大事扛大梁的素質。

覃斯彬態度不明朗。他已從焦吉功嘴裏知道羅大光在背後搞小動作。對一個有野心的“好朋友”,他不會再把羅大光當朋友看,也不會為不值得結交的“朋友”說好話。他用一碗水端平的態度評價班子成員。其實,覃斯彬搞平均主義就是為突出自己。他在組織部科長們麵前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

他要再度出山。看勞動局的王衝又從書記位置上挪回到局長的座駕,還弄出個書記局長兩副擔子一肩挑,覃斯彬早就蠢蠢欲動。既然有先例,他就有可能。此時,覃斯彬的“老板”正在為他重新坐上局長寶座不遺餘力忙著找過去的下屬談心。為自己服過務的人,是自己栽培的人,理應繼續扶持。別看老領導退下來了,許多行政資源仍在他“勢力”範圍內。老領導很是懂得權力期權效益,在位時親自栽培並提拔不少人,現在市委常委和組織部等掌握人事任免權的領導中都有他提拔的親信。運用自己當年營造起來的這股“勢”,他遊刃有餘地進行“期權化”操作。

郭子斐易主使覃斯彬蒙辱,逼迫他重整旗鼓再奪回局長權位,而韓助理的加盟,更迫使他堅定再打翻身仗的決心。兩個年輕女人,憑什麼委身於你?不,她們是委身權力,委身官位。郭子斐變異投靠就是例子。

衡量男人成功與否的量化指標,一是官位,二是財富。有了這兩項條件,就具備擁有女人的基礎。位置越高級別更高,女人會像綠頭蒼蠅圍攏。男人奮進與女人有關,不僅因為女人是學校,而是女性陰柔促使他勃發爭雄力量。有了動力,覃斯彬堅定必勝信心。

在組織部找人談話時,羅大光求勝意願明顯,話裏有話還故作姿態。他當然想為自己爭取一票,卻又不得不假裝謙虛,轉彎抹角地把自己的資曆和優勢擺出來,雖然他知道以目前形勢分析,自己希望幾乎為零。

考察幹部不如說是考驗關係。關係社會講究社會關係。幹部能力強不強,憑組織部的人蜻蜓點水般的談話就能了解?關係硬紮才是關鍵。自己再肯幹再舍得幹也沒用,“先天不足”,背上沒筋,沒有依靠。羅大光這時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在下鄉這件事上,他做過手腳。知道衛生局有下鄉任務,為躲避這檔遭罪還失利的事,羅大光不僅在覃斯彬麵前表衷心,又專程到柯騰達麵前討好賣乖。到農村去一年,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離開崗位,遠離權力,疏遠領導。會是什麼結果?就是與好事無緣,與提拔無關。精於算計的羅大光分析局勢,精心謀劃,最終如願,卻把結識鄺奇才的好機會拱手相讓,大智若愚的邵承豐才有在鄺奇才麵前表現的機會。

不爭即是爭。爭也是白爭。羅大光這時體會到前人話語之精辟。

王淑霞投了邵承豐的讚成票。她不是順著柯騰達打和聲,而是有自己的主見。局長在班子內部產生,對班子成員都有好處,對局裏幹部也有好處。動一個可以動一摞。班子成員中表麵上是羅大光與邵承豐兩個候選人,其實應該加上覃斯彬。王淑霞眼睛很毒,已覺察到覃斯彬的動機。她與覃斯彬住一個單元,站在五樓窗前,經常看見覃斯彬與老婆一起並肩出去。這時候出門,多半是他帶老婆到“老板”麵前做樣子,請“老板”幫忙解決問題。如果覃斯彬再殺回馬槍,衛生係統又將是死水一潭。羅大光也擔不起衛生局這副擔子,不是因為他不幹事,而是他幹事太實在,思想太僵化,而且還心術不正。三人中唯一可以把衛生係統攪動得風生水起的是邵承豐。他思路明確,思維超前,能夠擔大梁。

邵承豐提拔為局長的可能性似乎很大。考察結果對他極為有利,而且鄺奇才市長對組織部門也有示意。考察意見形成後,組織部把考察結果向常委們作彙報。

職務競爭,不是能力競爭,而是背景競爭。

常委會上,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邵承豐的支持者鄺市長突然把推薦對象調換,提議啟用覃斯彬。局麵發生改變。覃斯彬當局長的動議,在常委會上獲得通過——有原市委書記親自活動打下的基礎,加上現任市長提議,順理成章。對於邵承豐的安排,既然組織部已經考察推薦,當然得按組織程序辦理,常委們一致同意,讓邵承豐接任衛生局書記職務。

結果皆大歡喜。覃斯彬如願當上局長,邵承豐也由副縣級提拔為正縣級,都是好事臨門。

又將過當局長癮的覃斯彬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混合在一起,別樣地不是滋味。唉,女人是禍水又是福星啊。覃斯彬既得意又無奈。他是成也女人敗也女人。一年前局長被免掉,而今又將走馬上任當局長,這一切都與郭子斐這個女人有關。

郭子斐關鍵時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她在鄺奇才麵前替覃斯彬說話。性愛威力大,情人的話比下屬推薦起作用。郭子斐做手術,鄺奇才心裏歉疚,誤以為痛苦是他造成,於是以滿足她的要求作為虧欠補償。郭子斐想法複雜。本來她不想在鄺奇才麵前為覃斯彬說好話。她恨覃斯彬無情,折磨她。然而女人就是女人,她恨不起來。人說“一日夫妻百日恩”,何況她與覃斯彬往來好幾年。況且,覃斯彬當局長對她有好處。考慮許久,她才在鄺奇才麵前諫言。她節奏把握得很準,在常委會召開前一天向鄺奇才麵呈。

這是覃斯彬攻心戰的勝利。在這之前,覃斯彬為能重新加冠,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在郭子斐麵前低聲下氣做工作,請求她能夠在鄺市長跟前幫他說說好話。

常委會的決定,會後不到一小時傳到邵承豐耳朵裏。是鄺市長秘書曾誌剛來電話告訴他的。手機鈴聲響起時,邵承豐正在局裏開黨委會,一看號碼顯示馬上走出會議室,鑽進自己的辦公室按下鍵接聽。

“領導,祝賀祝賀,高升了要請客啊。”

“兄弟,常委會開過了?”邵承豐小聲問。他知道今天常委會要討論人事任命事宜。

“鄺市長剛散會。”

邵承豐懸著的心放下來。這時候鄺奇才讓秘書來電話,肯定是報喜。也就是說,他的任命有了結果。現在的人鬼精,好消息立刻打電話,壞消息誰也不吭氣。報喜不報憂嘛。邵承豐心裏暗喜。他剛準備道謝,電話裏那端又補了一句:“你任書記。”

一瓢冷水潑下來。邵承豐心涼半截。衛冕局長說丟就丟了。當書記?我輸給誰了?是羅大光嗎?“哪個當局長?”邵承豐一反常態問。問話合情合理。他當書記,當然要知道搭檔是誰,關係到以後的工作。

“覃斯彬。”

覃斯彬?邵承豐靠在椅子上的身子猛地挺直。覃斯彬當局長?他怎麼又當局長?說了幾句感謝的話,邵承豐趕緊收線。此時他沒心情與曾誌剛調侃。他要麵對現實思考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

這有什麼奇怪的?人生有很多可能性,官場上變數更大。昨天議定的人事安排,一天就可能翻邊,原定有份的人沒戲,沒作指望的人卻意想不到撿便宜。有的人,頭天組織部談話到某單位任職,第二天翻牌,位置被有路子的人霸占。這等事例不勝枚舉。

現在比拚的不是能力,而是關係。那麼,覃斯彬翻牌是憑什麼關係取勝的?靠“老板”還是郭子斐?未必有比鄺奇才職務高的人出麵為覃斯彬說話?

考慮完覃斯彬的有利因素,他又考慮自己失利的原因。

鄺奇才一定會推薦我嗎?我以鄺市長為核心運轉,但他不一定把我當回事,因為我並不是他的人。

邵承豐也想成為鄺奇才的圈內人,為此努力與曾誌剛保持密切聯係。曾誌剛也夠哥們,也想把他拉進鄺市長這個圈子,在一個月前還告訴邵承豐一個絕密消息:鄺市長嫁女。

這樣重要的信息對邵承豐是雪中送炭。什麼時候是送禮好時機?過年過節,紅白喜事。現在不過年不過節的,盼就盼哪個領導家裏有喜事臨門。

邵承豐準備一萬塊錢禮金。如何送去成了大問題。到鄺市長家裏去,怕碰到人尷尬。M城天地不大,自己不大不小是個副局長,許多領導認識,到常委樓走動,如果碰見人,麵子過不去還得罪人。道理簡單,到誰家拜訪就是有求於誰,看得起誰。鄺市長也有對立麵。過於親近某人而疏遠其他人,是官場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