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宮門前百首朝闕,十不全巧解迷案(1 / 3)

第一節

自司馬炎發動政變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以來,時局不穩,內有八王之亂,外有五胡亂華,天下不寧,百姓不安,至公元316年晉湣帝投降後趙,大一統的西晉王朝在風雨飄搖中僅僅經曆了51個春秋便已崩塌,天下又一次分崩離析,北方政權層出不窮。晉王室南渡長江,於江東建康定都,延續晉朝宗廟,史稱東晉。自此揭開了中國曆史最黑暗的時代——東晉十六國時期,既至晉安帝隆安三年孫恩叛亂,起兵反晉,隆安五年時,東晉王朝北有後秦、南燕虎視眈眈,海上有孫恩亂黨不時侵擾,可謂是內憂外患。

丹陽府衙外,一個滿臉絡腮胡的彪形大漢擊響了門前的鳴冤鼓,鼓聲還沒響到三下,兩個衙役走出府門,來勢洶洶的喝道:“你誰啊你,大早上的,不讓人安生!大人上朝還沒回來呢,你回去吧,過了辰時再來!”

“大人我來報案啊!出大事了。”那個彪形大漢驚慌的說道。

“大事?”其中一個衙役輕哼一聲冷笑道:“這天子腳下,能有何大事?”

另一個衙役不屑的看了一眼那個大漢說道:“你看你那樣,這麼大個人,長得五大三粗的,竟然給嚇成這樣,難不成你被人當街調戲了不成?”

另外的那個衙役嘲諷的幫腔道:“咱這衙門可不受理男人被調戲的案子啊!快回去吧。”

那大漢雙眼渙散,兩手顫抖的指著不遠處的安泰客棧,顫抖的說道:“死……死人了。”

“死人了?”那個衙役不屑的說道:“偌大的京城,每天都有十個八個人死,難道還要我們一一查看?”衙役瞥了他一眼說:“死了就埋了,多大點事兒。”說完兩個衙役轉身便要進府衙,嘴裏還嘟囔著“賤民都死了才好呢。”

“死的是……房將軍家大少爺”兩個衙役聽到身後的那個大漢顫抖的聲音,猛然一驚,趕忙轉頭問道:“你說是誰?”

“房將軍家大少爺,房強”那個大漢目光呆滯的望著兩個衙役說道。

其中一個衙役聽了,臉刷的一下就板了起來,怒喝道:“你不早點說!差點壞了大事!”然後輕聲的對旁邊的衙役說道:“你快去皇宮找大人,我去稟報縣丞王大人。”

“好”另一個衙役應聲便趕忙跑了出去。另一個衙役則倉惶的走進了府衙。

在建康雄偉的晉宮內,群臣分列兩側,殿上有一青年人正襟危坐,頭戴平天朝龍冠,身著赭色九龍袍,俯視群臣,此人正是東晉安帝。安帝身旁卻端坐一青年男子,身著九蟒袍,此人名叫司馬元顯,是東晉實際的掌權者。

“上朝”安帝身旁的太監向庭下群臣高聲唱道。

堂下群臣都俯首跪下,山呼“萬歲”。

晉安帝高喊:“眾卿平身”。

“謝陛下!”群臣謝罷,起身在朝堂兩側依次站下。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安帝身旁太監又一次唱道。

“臣有本奏!”孔安國越班奏道

孔安國才識過人,深受東晉孝武帝賞識,曆任侍中,太常卿,後加會稽內史,領軍將軍,現任尚書左仆射,實際上的宰相。

“孔愛卿,不知何事要奏?”晉安帝偷瞄了一眼坐在旁邊的司馬元顯,見他點頭同意了,才唯諾的問道。

“陛下”孔安國拜道,“今日左兵尚書上報,孫恩率領十萬人,分乘四十五艘大帆船,向句章方向而去,預計不出十日,必登陸句章。”

“句章守軍有多少?”安帝急忙問道。

“僅有劉牢之將軍的參軍劉裕的一隻軍隊駐守句章,大概五千人。”孔安國懇求道。“請陛下盡快派兵支援,切不可讓叛軍登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晉安帝又一次望向司馬元顯,聲音顫顫巍巍的問:“丞相,你看這……”

“離句章最近的是哪隻軍隊?”司馬元顯站起來,字字鏗鏘的問。

“是駐紮在東陽郡的劉牢之將軍的北府軍。”左兵尚書越班回答道。

“劉牢之?”司馬元顯臉色驟變,怒喝道,“叛將,怎可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