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做一對創業夫妻
我們所做的,不論多麼正直,都無法獨力完成;所以,愛拯救了我們。
——美國神學家 萊茵霍爾德?尼布爾(Reinhold Neibuhr)
早餐台與會議桌
曾經有一對在恩愛訓練營上課的夫妻,分享了他們的曆程:
他們結婚6年多了,有一個5歲的女兒,夫妻兩人都特別能幹,原先就各有自己的事業。結婚後,先生繼續做他的裝修生意,而太太在生了女兒後,放棄了原有的工作,休息了一段時間之後,自己開始創業,開了一間美容院,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但是在各自風光的背後,夫妻雙方的關係很不和諧,兩個人的個性都很強,經常會爭吵甚至大打出手。其實兩個人心裏都很愛對方,都認為自己需要對方,但總是找不到有效溝通的渠道。3年前有朋友介紹他們來恩愛訓練營,可他們總是不以為然,都覺得婚姻不是最重要的,隻要事業做得好,就沒問題,因為他們每個人在事業上完全可以獨擋一麵。直到去年,夫妻倆真的來到了我們的課室,因為兩個人的事業都遇到了很大的瓶頸,後來在課堂上,他們終於悟到了這樣一個道理,就是夫妻關係如果沒有處理好,肯定會很影響事業。通過訓練營裏的有效溝通和交流,雙方逐漸了解並清晰了兩人之間溝通的障礙、症結所在,明白了為什麼夫妻關係會對事業造成影響,並願意事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好好地經營兩個人的關係,保護好他們的家。回去後兩人重新開始,發揮各自優勢,攜手開拓了共同的生意,現在兩個人過得有滋有味,充分享受著事業和家庭相結合的愉悅。
在創辦惠智國際訓練機構之初,我和先生也有過一段非常忙亂的創業期,在這段創業之前,我們也各自有著自己的事業,但在接觸教練技術這一領域之後,共同的興趣和誌向促使我們放下了原來的事業,共同投身於教練技術之中,幾年下來,當初的理念漸漸變成了現實,企業逐步走上了正軌,在我們兩人之間,有很好的分工和合作,盡管有時也會因為一些分歧而爭執,但在大方向上,良好的協商和溝通一直是我們的立場和準則。我也非常享受與先生之間的這種爭執與溝通,不僅僅因為能帶來事業上的共識,而且讓我們之間的感情曆久彌新,因為在我們每天的聊天中,除了卿卿我我,還有更多關於公司的事務,還有關注雙方個人成長與提升的問題,而我們又能很清晰地區分時間、地點與角色,有效地穿梭於工作和生活中,讓我們覺得挑戰、充實和幸福。所以,每當有人問我感情伴侶能否成為良好的事業伴侶時,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夫妻能成為好的事業伴侶,其優勢首先體現在創業初期。俗話說“兩人同心,其利斷金”,試想一下創業時的情形:缺乏資金,請不起人;條件艱苦,也請不到人;因為需要長時間的勞作,更不敢請人,一來付不起加班費,二來怕違反勞動法。那麼誰最願意和自己一起拚搏?隻有自己的另一半;誰最能無私無償地勞動?隻有自己的另一半;誰最支持你?誰又最值得信任?還是隻有自己的另一半。正因為如此,夫妻店的成本是最低的。因為另一半的無私奉獻,不知節省了多少人力成本和管理費用,能把創業資金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夫妻店的風險也是最低的。最起碼,你對另一半很放心,你不需要再請一個人去監督他/她,更不用擔心挪用公款、攜款潛逃之類的事情發生。當你外出的時候,有他/她在,心理也很踏實。有什麼事情需要調整和溝通,夫妻之間也最好說話。而且創業往往需要雙方的性格互補,從一般男女性格來看,男人更注重大局,能以理性態度把握大趨勢,眼光更長遠一些;而女人看重細節,更為敏感,更能以人性化的眼光看待管理,在處理事情上有著女人獨特的柔軟性。這種性格互補對於事業起步階段非常重要。而且,夫妻相處的時間比任何經營團隊都要多得多,溝通和交流的機會也更多,這對於事業的初期發展是有利的。畢竟婚姻本身就是個經濟共同體,與其他非婚姻狀態的對手相比,起碼要多一個穩固的後方。
其次,在創業的中後期,夫妻店對於維護和增進夫妻感情也很重要。盡管夫妻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有可能出現阻礙,但這可以通過夫妻間的相互信任和共同願景來克服。畢竟雙方在經曆過商場如戰場的風風雨雨之後,雙方都在企業內占據了重要位置,都對企業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夫妻之間也早已結下“商業夥伴加生活伴侶”的非同尋常的關係,這種關係的穩固性是很難被他人所取代的,因為企業已經刻下了屬於雙方的烙印。1997年,22歲的孫倩嫁給比她大了8歲的王琳時,王琳正經曆第三次破產,欠債30多萬元。三次破產的經曆,讓他不敢再去冒險,就選擇了去外企工作。一年之後,在孫倩的全力支持下,王琳開始了他的第四次創業。這一回,他們的夫妻店做成了山東物流界的龍頭企業。王琳夫婦給公司取名“佳怡”,這也正是他們給女兒取的名字。把對於愛的最深沉的感情貫注於事業,這大概算是愛情所能發揮的商業力量的極致了。而這樣一種義無反顧的創業精神,恐怕也隻能存在於夫妻搭檔之中。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夫妻間遇到的問題不像創業初期那麼簡單了,經常會出現意見相左的情況,不僅僅是在關鍵的決策時刻,日常工作也會涉及頗多。比如用人,那就不是簡單的一個人說了算的問題。在佳怡物流,王琳夫婦對這個問題考慮得很清楚:“我們選拔幹部,有的我看上了,她看不上;有的她看上了,我看不上。這樣我們產生分歧。結果,我們討論後得出一個原則:選拔幹部,必須是我們兩個人都看上了才能選拔。”盡管他們可能因此犧牲了一個優秀人才,卻保持了管理上的一致,這樣員工就不會因為夫妻分歧分裂成兩派,引起公司不團結。畢竟,整體的不團結要比失去一個人才可怕得多。
當然,並非所有的創業夫妻都有“兩人同心,其利斷金”的美好前景,創業的現實往往一點也不浪漫,而是充滿了競爭的風險和殘酷,這種壓力對於夫妻關係來說是一個考驗。對於很多創業夫妻來說,如果沒有充分的互相體諒、溝通和共識,就很容易遇到一些問題,導致損害關係。比如,創業初期生意上的折磨,難免有人會將不良的情緒帶回家裏,於是,矛盾產生了,爭吵也開始了,彼此都覺得是對方的錯,都怪對方不諒解自己。再比如事業牽扯了夫妻二人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造成對家裏孩子與老人的忽視,也容易帶來一些家庭關係上的問題,影響和睦。還有就是,如果創業遇到失敗或挫折,不但增加家庭的生活壓力,嚴重的話更有可能造成夫妻失和甚至反目成仇。因為在麵對失敗時,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一笑而過,然後從頭再來。
說到底,夫妻創業的問題,就是一個早餐台與會議桌的問題。一起坐在早餐台前吃早餐的兩個人,能夠坐在會議桌前像真正的商業夥伴一樣,坦誠、理智和平和地討論和解決問題嗎?也許有的夫妻能夠有說有笑、和諧快樂地共進早餐,但往往在商討重要問題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旦起了爭執就意氣用事,不給對方回旋餘地,這樣的夫妻,很難做成功的創業型夫妻。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如果夫妻雙方連一個融洽的“早餐台氛圍”都沒有的話,更是難以成為創業伴侶,因為早餐台意味著夫妻間一天之始的共同時光,是兩人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交流時段,如果連這點起碼的交流都沒有,兩人各吃各的,互不抬頭,怎麼能一起做大事?
夫妻創業,除了天時地利人和等要素,大凡成功者,不外乎還能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雙方有相同的價值觀,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雙方因為有相同的價值觀而形成共同的目標和願景,在創業之初就能夠明確並朝此目標前進。這種共同的價值觀非常重要,能有效地減少夫妻間的意識衝突。此外,夫妻雙方要處在同一起跑線上,雙方的成長基本上同步,對涉及事業的認識比較一致,而即便一方成長得稍慢,有些跟不上對方的腳步,另一方也能及時給予扶持和幫助,促進共同成長,從而在瞬息萬變的商戰中做到互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