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愛中成長

在一次夫妻恩愛訓練營中,一對中年夫妻在心靈分享過程中的對話讓人印象深刻。

她:我很慶幸這輩子能遇到你,我脾氣不好,經常生氣發火,你總是想方設法安慰我,從來沒有什麼怨言。

他:知道嗎?這麼多年來,我覺得你還是我們初戀時那個又倔又直的女孩,一直不曾改變。我喜歡你的這點。

她:我以後要學會更溫柔一些,我不會再無緣無故生你的氣了。

他:我不想你為了我去刻意改變什麼,我想,其實這麼多年的相處,我們彼此已經改變很多了。我很享受我們目前的這種狀態。

火星男人與金星女人

在約翰?格雷博士那本著名的《男人來自火星 女人來自金星》的書中,對於男女的不同有著大膽奇妙的比喻:彼此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宛如來自不同的星球。男女結婚共同生活,如同雙方各自離開原來的星球,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而因為結合遺忘了雙方的差異,幻想“對方跟我是一樣的”,於是,無窮無盡的矛盾和衝突開始了……

其實,這是一個在戀愛開始階段就應該意識到的命題,而不應該留到婚姻階段再來解決,在雙方因為愛情牽手的那一刻,彼此都應該告訴自己:我們相愛了,但是,我們是不一樣的。男女因為相愛,肉體和心靈發生交會,愛情的火焰往往燃燒掉了理智的清暉,讓他們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事實。在他們看來,對方所表現出來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神秘吸引、值得探索,有時這種探索讓他們迷戀,為之癡狂,而有時,這種探索也會讓他們感到迷惘,甚至傷心痛苦。熱戀中的男女會不停地問對方:你愛我嗎?你有多愛我?他們無比細致地注視著對方的眼神,還有每一個細節,希望對方的所有表現都合乎自己的期待,比如:

“他/她應該這樣做,……”

“既然我有這樣的想法,那麼他/她一定也會這樣想。”

“他/她為什麼不這樣做,難道不愛我了嗎?”

在戀愛階段,這種問題會不停地糾纏於情侶之間,但顯然——這不是致命的問題,在愛意的洶湧下,所有的不合理細節似乎都變得微不足道。而真正等到了婚姻階段,這種男女之間的差別往往成為了家庭和婚姻的殺手。婚姻中的人們常會這樣以為:既然我們因為相愛結婚了,就不用分彼此了,要統一步調統一意誌。這時,問題浮現了,男人總是在下班回家後要麵對妻子無休止的嘮叨,“我上班已經夠累的了,你為什麼還要對我提那麼多要求?你根本不體貼我。”而女人呢,她開始埋怨丈夫的沉默,沒有情趣,“婚前那麼多甜言蜜語,結了婚就變木頭了。”於是內部矛盾隨之而來,爭吵甚至冷戰也就不可避免了。

那麼,難道相愛就不等於完全擁有彼此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否定,愛一個人,或者與一個人結合,並不意味著你就能完全擁有對方,更不意味著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變他/她,任何試圖去完全擁有或者改變對方的行為,帶來的往往是怨氣和憤恨。

因為愛,因為結婚,你覺得自己有權利要求對方按照你的意願生活,或者說,按照那種公認的美滿的婚姻模式生活,這種想法無異於作繭自縛,處在這種婚姻生活中的兩個人肯定累得不行,你用繩子拚命拉著對方往自己這邊靠,他/她卻無動於衷或很不耐煩甚至勃然反抗,當熱戀的激情過後,當控製與逃避成為主題詞,事情就變得複雜了,已經不是愛與不愛的問題了。

歸於一點,還是沒有徹底領悟男女有別的含義。

關於男女的不同,古今中外已經有了無數的經典論述,不必一一贅述。但有一點是必須認識到的,那就是由於男女的生理結構不同,造成心理(性格、思維方式、感受)的千差萬別,尤其是在對待感情的方式和對婚姻的理解上,男女差別確實就像來自於兩個不同星球。國外的恩愛訓練營有一個比喻,男人是黃牛,女人是蝴蝶。黃牛與蝴蝶,兩個多麼不同的物種!黃牛總是習慣於用寬厚的脊背,背著沉重的顯示和責任感,步履堅實明確,而蝴蝶呢?當然是浪漫的化身,翩翩飛舞於花叢之中,尋找清香的花蕊。由此可見,男人更多的是用頭思考,而女人更多的是用心感受。在感情生活中,男人總是喜歡把責任一詞掛在口頭上,總是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事物,總是在傾聽,顯得沉默;而女人永遠看重此刻的感受,總喜歡張開她那柔軟而敏銳的觸角,她們相信直覺,喜歡傾訴,需要親密細心的嗬護。

當然,這種種差別隻是大體而言,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出身、教養和經曆也會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你需要記取的是:他/她是一個與你不同的個體,不要試圖去強行改變他/她,因為,婚姻不是改造所。

在做訓練師的過程中,我有機會接觸很多事業有成的人。在一次教練型領導力的研討會上,學員曉意——一位舉止優雅、談吐不俗的女士,她跟我們分享了她的婚姻與家庭生活感悟。曉意大學畢業後認識了現在的丈夫,當時他是位小學教師,十幾年過去了,丈夫還是小學教師,而經過一番打拚,曉意現在已是一家規模不小的廣告公司的擁有者,在她看來,他們夫妻之間琴瑟相諧,非常美滿。聊到後來,她一臉幸福甚至有點羞澀地拿出銀包裏的夫妻合影,給我們看,相片中的先生樣貌也很是普通,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大家問她:有沒有覺得有點不平衡?她思忖了片刻,說,從結婚的那一天起,我就沒有想過要改變他,這麼多年的婚姻生活證明了,我的想法是對的。

大家還是有點不甘心,問現在畢竟差距這麼大,平常該怎麼相處?

曉意笑了,又認真想了想,說:順服呀。大家有點吃驚,以她的成就,為什麼要順服一個當小學教師的丈夫?原來曉意的丈夫出生於一個教師家庭,父母都是教師而且一直很恩愛和諧,潛移默化之中他立下了自己的理想,就是教書育人,這一點一直不曾改變,即使結婚後妻子曉意投身商海,並取得成功,他仍然把自己的這份事業看得很重。曉意很理解並尊重丈夫,而丈夫對她也是如此。盡管這樣,婚姻生活中還是不免出現小小的摩擦和矛盾,比如曉意比較忙的時候,沒有多少時間陪孩子,丈夫也會小有怨言,這時,曉意都會低眉順眼,從不爭執,而總是想方設法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