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十字》
作者:阿越
01聲名鵲起
楔子
曆史是可以改變的嗎?
曆史中存在過無數的偶然,偶然推動著曆史的前進,偶然將曆史定格於今日的模樣……
如果,命運突然改變了其中的一個偶然,我們曾經熟知的曆史,將走向何方?
因為不可知的原因,西元二十一世紀的曆史係大學生──石越,站在了一千年前的土地上,時間是北宋的熙寧二年,距離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還有二十六年。
這是中華文明造極的盛世,但盛世中的北宋,已經將一隻腳邁入了深淵──百年來政治與軍事的積弊,異族鐵騎侵略的威脅……
政治家王安石,正在主導著一場試圖改變這個國家命運的變革,那些曾在曆史中閃過耀眼光芒的星宿們:王安石、司馬光、蘇軾,已經開始了他們激烈的交鋒與碰撞……
千年時光積累的智慧經驗,最終隻與千年前的古老文明溫和的碰撞。
碰撞中,一個野心家,開始著手改變曆史前進的方向。
他會帶來什麼樣的變革?
建大學、辦報紙、煉鋼鐵、造火器……石越在這個時代,播下了文化啟蒙與產業革命的種子,他企圖以此來影響曆史的進程,但對於結果,他也隻有無限的茫然……
偶然的機遇,是否最終會改變曆史原來的進程呢?
八百二十九份殿試試卷,堆成高高的一疊,放在崇政殿的禦案上。
趙頊坐在禦椅上,手執朱筆,親自檢閱試卷,這是他登基以來第一次主持殿試。
宋朝的第六代皇帝,此時不過二十二歲,身上還有著年輕人特有的朝氣與稚嫩。
殿試的考官們,屏聲侍立在殿中。
「陛下,殿試的第一名,臣等商議,取的是上官均,第二名,是葉祖洽……原來的省元陸佃,取在第五……」殿試編排官蘇軾,欠身稟道。
皇帝「嗯」了一聲,隨手抽出幾份試卷,信口問道:「石越呢?他有沒有參加這一科的考試?」
「回稟陛下,臣等沒有看到石越的名字。」
「是嗎?」皇帝的眼中,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但是《論語正義》的其他幾位作者,大部分都參加了這次會試,並且都取得了殿試資格。」
「唐棣、李端敏、柴貴友、柴貴誼……」機靈的內侍,早已經從試卷中,替皇帝翻出這些人的試卷,恭恭敬敬地擺在皇帝麵前。
「怎麼隻有四份?」趙頊一麵翻閱,一麵問道:「還有一個桑充國呢?」
「桑充國也沒有參加大比。」參知政事王安石,硬生生地回道。
他並非不了解皇帝的心情,整個汴京城,都在搶購一本由六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合著的新書──《論語正義》。
書中的才學與見識,讓飽學的王安石也為之驚訝、讚歎,更何況,是求才若渴、一心求治的年輕皇帝?
但是,現在畢竟是殿試!
八百多名精英士子,都在京師翹首等待皇帝宣布最後的名次,整個天下,都在注視這個榮耀的時刻,即便是皇帝,也沒有任性的理由。
趙頊察覺到了自己這位丞相的不悅。和他的祖先一樣,他早就習慣了士大夫的矜持。
年輕的皇帝,朝王安石微微頷首,擺出一本正經的神態,向蘇軾問道:「這幾個人,排在幾甲?」
「陛下,都在五甲。」
「那麼,全部升入四甲,賜進士出身吧。」皇帝說完後,目視同平章事陳升之,笑道:「宰相給朕讀讀葉祖洽的策論。」
「是。」陳升之小心地捧起一份試卷,用帶著福建口音的官話,高聲讀道:「祖宗多因循苟且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
趙頊靜靜傾聽,待陳升之抑揚頓挫地讀完,忍不住誇讚道:「這個人很有見識,文章花團錦簇。最難得的是,能夠體會朕變法圖強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