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眾人的不滿,一開始那些被捋下來的人甚至存了看笑話的心思,想著到時無人辦事定然會求著自己再上去。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胤禛居然用自己帶回來的人頂了一半的職位,然後又從下層提拔了一些人接替了原本的官職,還有幾個老大臣率領門生故吏鼎力相助,如此一番運用下來,胤禛竟然很快就將整個朝堂掌握在了手中。

如此一來眾人頓時急了,剩下的沒有被捋下來的再不敢怠慢差事,而那些被捋下來的在求見康熙無果之後也隻能捏著鼻子自認倒黴了。

在胤禛成功壓製住朝臣並實際掌權之後,康熙把胤禛叫到了身邊。

康熙的身子愈加的不好,但精神尚算不錯,看著胤禛的眼神滿是欣慰。

“老四,你果然沒有辜負朕的期望,這江山交給你朕很放心。”

“汗阿瑪……”跪坐在康熙的床前心情很是激動,雖然早已過了期望汗阿瑪誇獎的年齡,但來自父親的認同依然讓他開心不已。

“這幾年你成長得很快,如今朕也沒什麼好教給你的了。隻是唯有一點朕有些放心不下,你的二哥和八弟,你打算怎麼處理?”

胤禛微一愣神便認真道:“兒子不是那心胸狹隘之人,隻要二哥和八弟不做傻事自取滅亡,兒子自認還容得下他們兩個。”

康熙滿意的點了點頭,再傳授了一些為君的經驗便讓胤禛退下了。

眼見胤禛走遠,康熙從枕邊拿出兩道聖旨,展開一看其中一道上麵霍然寫著廢棄胤禛的太子之位由胤禩繼任為太子,而另一道聖旨上麵則寫著廢棄胤禛太子之位由胤礽接任。

兩道聖旨兩個完全不同的結局,康熙早就決定好了,他之所以一開始就立胤禛為太子是因為對他的顧忌,胤禛會法術,如果他的勢力又很龐大的話,那麼無論是胤礽還是胤禩都將坐不穩太子之位,是以他索性就立胤禛為太子。

但為了考驗胤禛的實力並在胤禛未歸之前穩住局勢,他利用手中的暗衛等直屬於他的勢力強逼胤礽妥協,這樣胤禩的勢力必然得到大力的發展。若是胤禩趁勢而為設法占據太子甚至一不做二不休逼自己退位的話,那麼胤禩繼任也無不可,可惜胤禩始終缺乏身為帝王的胸襟及魄力,白白錯過了大好時機。

然後是胤禛的歸來,若胤禛是個有本事的,那麼他定然能壓製住被胤禩所攏住的那些大臣,若胤禛的實力不濟的話就有兩種可能,一種胤禩勝過胤禛良多,那麼為了江山社稷著想自己會廢胤禛立胤禩,若兩方兩敗俱傷的話,那麼也有胤礽可以接任。

為了選出合格的接班人,康熙可謂用心良苦,如今這個結局卻是最好的,因為胤禛的實力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想象,這樣的話無論是胤礽還是胤禩的命肯定都能保住,實力太過懸殊,胤禛是不會把他們放在眼裏的,而胤礽和胤禩隻要聰明的話就不會再以卵擊石。

又看了手中的兩道聖旨一眼,康熙命太監端來火盆,將聖旨扔到火盆裏,他笑看著火舌將黃色的卷軸一一吞沒再化為灰燼。

胤禛被立為太子五個月後,康熙在乾清宮含笑而逝,而胤禛也順理成章的穿上龍袍成為了雍正皇帝,一代盛世由此開始。

在胤禛在位期間,皇權前所未有的集中,雍正帝大權在握勵精圖治,不拘一格提拔有能之士,是以全國各地各種人才層出不窮。盡管人才眾多,但雍正同時又是大清朝最獨斷專行的一個皇帝,但凡認定的事總能想方設法的實現,誰阻止都沒用。

聖祖皇帝康熙的兒子眾多,但令人稱道的是雍正帝對他的那些弟兄們經常委以重任。不僅是曾經的廢太子以及在朝臣中素有威望的胤禩,就連被圈禁的大阿哥胤褆最後也被放了出來,並派去領兵征戰沙俄。更不用提的是向來得雍正帝看重的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他們被稱為雍正帝的左膀右臂,一生過得無比的榮耀絢爛。

能夠駕馭如此之多的兄弟,且好多個兄弟都能獨當一麵才華橫溢,雍正帝自身的實力可見一斑。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無論哪一個兄弟都對雍正心服口服,想要做到這一點可不是簡單的坐在龍椅上就能做到的。

世宗皇帝胤禛在位二十餘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卻不是他征戰四方開疆拓土文治武功的政績,而是對皇後烏喇那拉氏幾十年如一日的專寵,甚至在位期間後宮嬪妃一人未增。

世宗如此妄行自然引起了很多老臣的不滿,特別是中宮皇後隻生下了兩子一女,而其他嬪妃皆膝下空虛的情況下,無數人上奏折請求世宗皇帝廣納後宮為皇家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