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說:“趕快撤退。”三女飛上屋頂,隻見箭如雨下。
劉舒和許靈兒均有受傷。劉焉說:“莫非要死在這裏?”卻見十幾條人影飛撲而來,一個老者站在了中間,卻是衣服襤褸,那老者說:“你們朝石角方向逃出,一定要搬回大軍,以解京城之危。”原來是木王爺率領僅有的十幾名家將趕到,三女隻好向石角方向衝去,回頭看時,隻見木王爺已然戰死,身上插滿劍羽。一代梟雄竟然戰死在這個小城之外,一陣戰馬奔過,連屍首都踩成肉醬,哪裏還能辨認?木王府剩下數人,正舉手要投降,守城士兵哪管你那麼多,亂刀一陣屠戮,鮮血滿地,人樣不可辨認。
葉青奔過來接著劉焉說:“姐姐,到底出了何事?”劉焉從懷中卻出信件一份,竟然累到在地上。眾人把三女救回,卻是昏迷不醒,幸好木蘭郡主早有預算,料想三女長途奔跑,難免勞累,若是遇見親人必然暈死,不能言語,於是早把京城之事寫在了一封信上。
葉青打開信一看,大驚。傳與尉遲斤,尉遲斤看後大驚失色。歐陽正如問道:“大哥,三弟,是何事?”尉遲斤看了看葉青,葉青說:“二哥,有件事要要和你商量一下。”歐陽正如說:“不必商量了,是不是我哥哥在朝中惹下天大禍事。”葉青點了點頭。歐陽正如說:“我早有預感,我哥哥野心勃勃,做事不問後果,竟然闖下彌天大禍。”
尉遲斤說:“二弟,大是大非卻是難於顧忌情分了。”歐陽正如凜然說:“國家民族,大哥不必徇私,請把小弟關押便是。”葉青說:“我到有個主意,不如二哥引一對人馬回王城勸降歐陽正和,若是歐陽正和顧念親情,放下武器,我們同向王上求情,說不定可以免於一死。”尉遲斤麵露難色,歐陽正如說“大哥請放心,若是不能勸降我哥哥,自願以死謝罪。”尉遲斤說:“我是怕你進入京城,勸降不成,反被加害。”
歐陽正如說:“若不能勸降哥哥,有何麵目留下命來。”歐陽正如說完,帶十幾人離開大營而去。
卻說京城之內,兵荒馬亂,士兵一看見漂亮人家的姑娘就搶,一看見值錢的東西就劫,百姓苦不堪言,哪知道竟是幾天之內就遭逢變故,也有識之士有先見之明,朝廷爭鬥,曆來是彼興此亡,還不是百姓遭殃?大人們口口聲聲黎民社稷,到頭來哪管你死活?若是遇上了好皇帝,百姓便說好,那來那麼多的定論?凡是愛惜百姓者,百姓便擁護愛戴,哪管什麼殘暴專政?偏是那些仁義道德之徒,無甚本事,一副衣冠楚楚的嘴臉。
歐陽正如來到城門外,早有快馬來報,歐陽正和大喜,說:“果然是兄弟回來了!”傳令迎接進來。歐陽正和迎出門外,隻見歐陽正如竟帶十幾個人馬回來,很是詫異,說:“兄弟,你的大軍呢?”歐陽正如說:“哥哥,你果然做了這犯上作亂之事?”歐陽正和說:“我乃是順應天意,有何過錯?”歐陽正如說:“你還執迷不悟嗎?葉青大軍就要開進城來,你十幾萬禁軍能守得了幾時?”歐陽正和大怒說:“我千方百計安排你出征,指望你奪得軍權回來,你竟然是空手而來,還自責於我?”
歐陽正如說:“王上既是人人做得?你有何本事,枉丟了性命。”歐陽正和說:“氣煞我也,傳令下去,凡十五歲者,四十五歲以下,均投軍抗敵,有不從者就地正法。”歐陽正如說:“哥哥你還執迷不悟嗎?”水雲說:“王上,我們大不了退出京城,往西出了桃花源,大不了劃地為王,也勝過在這裏寄人籬下。”歐陽正和說:“就如此決定。”
相約時間已過,仍不見歐陽正如回來,尉遲斤說:“元帥,二弟怕是凶多吉少了。”葉青說:“那就攻城。”
尉遲斤振臂說:“眾將士,你們的家小妻兒正在城裏,可恨那叛軍,若是要家人團聚,就奮勇殺敵。”眾將士群情義憤,如潮水般攻向京城,那些禁軍何曾見過這般氣勢,隻過了幾個時辰,東南西北全線潰退,葉青下令不可放走城中賊人。那些叛軍全部退回了大殿,葉青下令把大殿團團圍住。
歐陽正和隻見剩下人數不足三千,大聲說:“你等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抵抗到底,須知你那個人手上沒有幾條人命?朝廷能放過你們?”水雲大聲說:“橫豎都是死,不可便宜了別人,要死也要找幾個墊背。”三千殘匪豪氣大作,說:“死戰到底!”葉青屢攻不下,問尉遲斤說:“大哥可有方法?”尉遲斤說:“把他們連同宮殿一起燒掉。”葉青說:“不可。”此時廖褚先說:“無需猛攻,傳令下去休息,叛軍必然精神萎縮。”葉青於是圍而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