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雪峰山下寫傳奇——洞口縣古樓雲霧茶有限公司迎難而進創新發展擷英(1 / 3)

21.雪峰山下寫傳奇——洞口縣古樓雲霧茶有限公司迎難而進創新發展擷英

在市場競爭波濤洶湧的大海裏遨遊,誰率先抓住了先機,誰將搶占經濟發展的製高點。

——題記

引子

古樓雲霧茶有限公司,位於雪峰山腳下的腹地,這裏終年雲霧繚繞。穿過著名的洞口塘,有一條幽長的大峽穀,沿著峽穀裏那條彎彎曲曲的馬路,可直達該公司。古樓雲霧茶顏色綠潤、外形秀美、香度高爽、味道甘醇。早在明代時,茶葉生產已達到鼎盛時期。據武岡洲誌記載,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古樓茶葉被朝廷列為貢茶,朝廷特在古樓設茶司,專管茶葉生產加工販運。近幾年來,以肖冬紅董事長為首的古樓茶人與時俱進,致力科技攻關,開發的古樓雲霧茶係列產品,不僅暢銷全國,還遠銷海外。湖南農業大學教授、著名茶樹栽培專家劉富知品茶後賦詩讚曰:

“古樓好/更有雪蓮茶/味色香形堪一絕/雲生霧繞是靈山/極品任君誇。”

古樓雲霧茶以其自身優良的品質和甘醇的口感,曾先後多次榮獲國家級茶葉評比大獎;中國國際茶會金獎;中國湖南星沙首屆茶文化節名優綠茶評比優勝獎;湖南第二屆湘茶杯名優茶評比銀獎;2005年獲中茶杯一等獎。

從地理位置看,古樓茶園坐南朝北。五座山頭,像五棵黛綠的寶珠鑲嵌在古樓河畔。站在茶園山頂,可見四周山巒起伏,滾滾東流的古樓河婀娜蜿蜒,構成了一幅寫意山水畫。茶園的南麵是一座杉樹山,再南麵則是一座直插雲霄的青山。半山腰住著數十戶人家,那便是古樓村排山界組。山上長著茂密的樹木和翠竹,該處的人家,長年被濃霧和此起彼伏的鳥鳴包圍。一到夜幕降臨,山上便開始熱鬧起來。毛色烏黑、100多斤一頭的野豬,嚎嚎叫著,大口嚼著包穀、紅薯。野雞、野兔時常出沒。高山有好水,住在這裏有一種超凡脫俗置身仙境之感。這裏的人家大都心態平和,長壽者居多。有一位老人叫黎紅成,80多歲了,身體尚健。

北麵,與茶園隔河相望的是一座高山。山麓種有大片包穀。古樓河岸則有數株麵盆粗的楓樹,枝繁葉茂,至少數百歲了。它們像一個個曆史老人,見證著古樓村的滄桑巨變,也宛若一尊尊雕塑般的老將軍深情仰望著古樓茶園,屹立河畔,任風吹雨擊,年複一年堅守著河岸,使岸畔豐腴不至流失。隻有河灘五花八門的鵝卵石,似在靜靜地向人們傾訴著億萬年前遠古洪荒年代的生命故事。

古楓樹的上方,是一幢連接一幢的農家院落,有鬆樹皮覆蓋的古樸木板房,有紅瓦鋼混結構的現代小洋樓,古今建築風格渾然一體,形成了中國特色的鄉村建築群落。

東西麵,則是一條自西向東奔騰而去的古樓河,與它相擁相抱的是兩條玉帶般的馬路,還有橫空穿過的黔平高壓電線,兩座高聳的鐵塔分別矗立在東西兩座山峰上,它帶著古夜郎國的神奇,攜上這秀美山村的氣息,伸向遠方。

茶樹是一種典型的耐陰植物,具有喜光怕曬的特點。而古樓山區坡地,土質疏鬆,樹木成陰,終年雲霧氤氳,是建茶園的天然寶地。

俗雲:“高山出好茶。”高山茶與平地茶比較起來,高山茶香氣特別濃,滋味特別醇,這是古樓山地特殊的生態環境形成的,因而,平地茶隻能望塵莫及了。

古樓雲霧茶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冬紅、副經理肖尊檢、米加升,風雨同舟,迎難而進,在許多茶園和茶葉生產企業紛紛關門倒閉的背景下,古樓雲霧茶有限公司卻如紅日初升,勢頭正勁,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次在國家級、省級茶葉比賽中蟬聯桂冠。

古樓茶葉確實是高山響鼓名聲在外,不僅在本地十分暢銷,而且在沿海各大中城市、港粵台和海外客商,均有口皆碑。他們駕著各色小轎車,千裏迢迢三五成群或單人匹馬,專程來湘西南山區洞口古樓,搶購上等茶葉。

古代茶聖大詩人陸羽的《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麵介紹茶的破天荒的專著,也是一部精辟闡述茶文化的書。按陸羽的想法,喝茶能喝出一種恬靜的心境,邊飲茶邊品味悠然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中國人品茶修身養性提高情操的哲學吧。

古樓雲霧茶葉為什麼如此火爆暢銷呢?人們自然會說:“那還不是因為中國人喜喝茶唄!”若再問:“為什麼中國人喜喝茶?”“喝茶能提高人的修養。”

隻要隨便問問邵陽市區那些真正的茶客,那些喝茶品茶高手,隻要提到洞口古樓雲霧茶,沒有一個不垂涎欲滴,沒有一個不發自內心地歎服稱奇!按茶客們的說法:“古樓茶一喝就上癮,一上癮就會把古樓當作一種精神的朝聖之地,每隔一段就自然要來朝拜。”

2009年初秋,一個從芬蘭遠道而來的妙齡女郎,碧眼金發,挺拔的鼻梁,兩米高的個頭。她操著一口流利的外語,專程到湘西南古樓。幹什麼?就是買茶葉。肖冬紅董事長熱情地接待了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她購了2斤高檔毛尖王綠茶,如獲至寶,高興而去……

肖冬紅和兩位助手肖尊檢、米加升率領公司一班人是怎麼力克難關、艱苦創業執著地經營好古樓雲霧茶,保持著上乘馨香的品質呢?

上篇

時光飛轉到2003年9月。本來早就名噪湖湘的鄉辦古樓茶廠,由於種種原因,茶園出現了頹勢,茶質滑坡,經濟效益自然也很不理想了,一句話,曾經興旺過的茶廠至此已氣若遊絲了。

當年,各級政府對於那些沒有生機與效益的國營大中型企業,經過漫長的改革探索,終於找到了一劑良方,那就是從根本上進行產權改製,注入民營資本,讓多少企業起死回生。

古樓鄉黨委鄉政府,與時俱進,在救活茶園的改革上果斷出台了新舉措,進行產權改製,大膽引進民營資本,以圖保住古樓茶葉這塊曆史悠久的傳統品牌。

頗有生意眼光、精力充沛的女企業家肖冬紅,瞅準了這個項目。在對茶廠進行初步考察後,肖冬紅想到了一係列難題。首先,自己並不很懂茶葉這本經,對於茶園的生產管理,茶葉加工這一攤子怎麼辦?還有,首期巨額經費,如何籌集?

莊子雲:“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為,無物不然,無物不可。”莊子認為,人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擁有自信,堅持對的事情往成功方向發展。

肖冬紅突然一個機靈,想到兩個人,就是原在茶廠工作多年的肖尊檢和米加升。肖尊檢原在茶廠搞管理,不僅精通茶園的生產,而且熟悉茶廠加工工藝。而米加升呢?原在茶廠搞過財務,有成本管理方麵的經驗。

這天,肖冬紅來到古樓茶廠辦公室,見到肖尊檢,便開門見山道:“肖尊檢同誌,鄉政府準備對茶廠進行改製了,我想買下它,但是……”

肖尊檢爽快地道:“肖冬紅同誌,你是擔心茶園的生產管理難把握吧!”肖冬紅說:“正是,我認為承包了茶園,隻要把茶葉加工搞上去,前景壞不到哪裏去。”

肖尊檢:“哈哈,你真的好眼力,不愧為女企業家。”知人善任的肖冬紅眼裏飽含信任道:“肖尊檢,隻要你能頂起生產管理這一攤子,咱們就聯合來搞活茶廠吧。”肖尊檢不假思索點頭道:“噢,行啊。還有一點,需要考慮……”

肖冬紅截住了他的話,道:“你是考慮誰來當茶廠的財務管理吧?”

肖尊檢:“正是”。肖紅冬:“原茶廠懂財務的米加升能挑起這副擔子嗎?”“他啊,沒問題,你放心起用吧。”“現在我就去找他。”“不行,他外出了。”

翌日黎明,霞光噴湧。肖冬紅從縣城出發,馬不停蹄直奔霧靄彌漫的古樓茶廠,兩顧茅廬,這次她要跟米加升當麵商談合作承包茶廠的事,米加升正好在茶廠。肖冬紅找到米加升道:“米加升同誌,肖尊檢推薦了你,咱們一起來承包茶園,看你有沒有這個想法?”天生樂觀的米加升道:“隻要肖冬紅同誌信任,米某一定盡力。”

“聽說你在茶葉生產經營中,控製成本很有一套。”“這麼說吧,在多年的實踐中,多少還是積累了一些道道。”

古樓河,潺潺的流水聲,似乎加快了流動的節奏。紅日已躍過古樓茶園東邊的山巒,噴薄而出。肖冬紅:“這樣吧,我馬上給你的老夥伴打電話。”米加升眼睛骨碌了一下問:“誰啊?”

肖冬紅撥了肖尊檢的手機號子,道:“肖尊檢嗎?你現在就過來吧,我正在與米加升談承包茶園的事。”肖尊檢道:“你現在哪裏?”肖冬紅:“就是未來的根據地,茶廠。”“哈哈,噢,我這就趕來。”米加升明白了。

肖尊檢一路汗涔涔的趕來,氣喘籲籲地道:“肖冬紅,你找我來,是不是商量承包茶園的事?”

“好吧,人活在當下,誰都沒有閑著的時候,今天咱們三人就承包茶園的事商量個意向。”

肖尊檢屬性情中人,快人快語:“為了辦事效率起見,今天就一些實質性的事能談妥的就拍板。比如,合作方人員組成問題,啟動資金來源問題,新產品開發問題……”

平時忙得腳板打鼓的肖冬紅截斷他的話道:“組成人員嘛,我看,今天咱們就來個桃園三結義。俗話說艄公多,打爛船。”

米加升皺眉道:“股東少,有優勢,容易統一思想。但股東多,籌集資金容易些,遇到風險也分散些哦。”

這次會議放在老茶廠辦公室進行。肖冬紅坐在粗糙的舊板凳上,凝神聽著兩位助手說話。而坐在舊竹架子藤椅上的肖尊檢,看著被昔時柴火煙熏黑的東麵牆壁上貼著的紙張已發黃的獎狀,覺得似在訴說著茶廠昔時的榮耀與今日的歎息。

肖冬紅:“天大的事就咱們三人來頂。”肖尊檢:“沒有巨額的啟動資金,茶廠運轉不起來嘞。”

肖冬紅:“是啊,買下茶廠要一筆大經費,經營茶園更要票子花,恢複茶廠生產、加工後續資金開銷不斷……”肖冬紅感到人要有美好的夢想,但光有夢想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夢想變成現實,著實有許多艱辛的路要走。

以前,肖冬紅開辦過公司,有了多年在商海滾打的經驗,吃過不少苦,也積累了一些資金。但麵對如此巨大的開銷,她也犯難了。

於是,啟動資金問題像巍峨的雪峰山一樣,橫亙在創業者麵前!

卓別林雲:“要記住,曆史上所有偉大的成就都是由於戰勝了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

肖冬紅咬咬牙,在粗糙的木板凳上騰地站起道:“這樣吧,與鄉政府的協議馬上草簽,資金問題我去籌集。”“肖冬紅,簽了字,可不是三歲小孩子過家家啊!”“我不怕!你們呢,趕快著手茶園和茶廠運作前的準備吧。”肖尊檢為肖冬紅此舉捏著一把冷汗。肖冬紅麻起膽子以法人的身份草簽了買斷茶廠並租賃茶園30年的合同。

不久,在古樓茶廠那間牆壁被柴火煙熏黑的辦公室,肖冬紅再次召開了三個股東簡短的碰頭會議。肖冬紅:“這次,我們商定一下分工。我建議,肖尊檢抓茶園管理和茶廠茶葉加工、技術把關,米加升負責財務工作,我則負責協調各方麵關係和茶葉外銷。”

辦事務實的肖尊檢離開那把舊藤椅,在房間裏踱來踱去,不無擔心地道:“這樣分工,咱們三人的擔子都不輕哦,尤其是茶園亟待恢複元氣,病蟲危害嚴重須立即應對。”

肖冬紅:“肖尊檢,你的擔心有道理,你有這種憂患意識,說明你負責任。現在,已沒有退路了,隻能朝著前麵這條充滿荊棘的路走下去了……”

“對,咱們先放開手腳幹吧,時間不容許我們左顧右盼了。”搞過多年財務的米加升說。當年的米加升剛入而立之年,正是血氣方剛的時期,他身材不高,但極結實,做起事來,渾身透著一股虎勁。

肖冬紅:“米加升,你立馬搞個切實的資金預算方案出來。”

肖尊檢:“這個事,是他的拿手戲,沒問題。”“好吧,我這一陣就要去忙辦證、聯絡商戶之類的事了。”

肖尊檢、米加升幾乎異口同聲:“肖總,你的擔子最重噢!”

肖尊檢在茶廠工作的時間最長。走出舊會議室,那漫長歲月裏茶廠的起伏沉浮,像電影一樣在他的腦際中浮現……

時光倒過去三十一個春秋。

1972年,古樓鄉開始籌建鄉辦集體茶場。

當年,這裏還隻有零零散散少量茶樹,且是老掉牙的品種,說白了,這裏仍是一片待開墾的處女地。由各大隊的黨員和生產隊長帶隊,到古樓這幾個山頭開墾荒地種植茶樹。

1983年,古樓建起了紅碎茶廠。

1995年,古樓茶場試圖通過一次茶樹新品種引進,來改變不景氣的現狀。因為茶場茶樹大都為江南苦茶,這是上千年的老品種。驚蟄剛過,原場部管理人員肖尊檢帶隊,到長沙市省茶葉研究所引進了福鼎大白、櫧葉齊兩個新品種。這種茶葉,外形好看一些,葉肉肥厚一些,味道香醇一些。可是這次品種改良行動,最終讓肖尊檢感到遺憾,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管理體製上的弊端,沒有收到多少經濟效益。這自然讓肖尊檢等茶廠人在歲月的輪回中陷入迷惘。盡管茶廠曾獲得過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在社會潮汐的沉浮中,茶廠逐漸失去往日的生機……

隨著國家經濟體製改革向農村基層的深入,似乎給基層企業單位又帶來了新的轉機。

中篇

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樣,茶樹有著它獨特的生活習性。茶樹屬喜光怕曝曬植物,耐陰,所以種茶常選擇日照短,樹木成陰,雲霧彌漫的山坡建立茶園。

茶樹的另一個習性,是適宜於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下,而最佳海拔高度為300至800米,自然坡度為25度的山地。這些生長條件,原古樓茶園似乎已經具備。

肖冬紅、肖尊檢、米加升三個股東接手時,茶園像苟延殘喘的老人,沒有什麼生機。病蟲侵害,老茶樹居多,樹勢萎縮。

這天,肖冬紅與兩位助手肖尊檢、米加升從茶廠的西側門,向茶園走去。在上坡途中,肖冬紅右手指著東側的幾個茶樹山頭,搖頭道:“尊檢、加升同誌,你們比我更清楚,看來要醫治茶園的沉屙,須下猛藥啊!”

肖尊檢焦急地道:“肖總,你講到了要害處,下一步咱們必須逐個問題對付。”米加升道:“茶園之所以出現這種衰勢,主要是失之管理。隻要咱們立馬行動,加強病蟲防治,搞好茶園的修剪、中耕,再施足基肥,樹勢便會好轉。”

熟諳茶葉蟲害防治的裏手肖尊檢,指著一隻茶小綠葉蟬道:“肖總、加升,你們看,這種小綠葉蟬,別瞧它個子小,但危害可大哩,它往往以若蟲、成蟲刺吸茶樹嫩梢芽葉汁液為害,致使葉芽變黃失綠,葉脈變紅,葉質粗老。”

“它為害最嚴重時會出現什麼情況?”肖冬紅擔心地進一步問道。肖尊檢:“最嚴重時,葉尖和葉緣紅褐焦枯,芽葉萎縮,生長停滯,甚至全部焦枯,酷似火燒過一樣。”肖冬紅麵色凝重地道:“如果用這種茶葉製茶呢?”“若用受害葉製成幹茶,碎末增多,滋味苦澀,茶葉產量與品質都將受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