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照記
作者:霍小妙
自序:青梅煮酒思夜話
更新時間2012-9-17 22:32:32 字數:725
昔年劉禹錫有一首《烏衣巷》,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曾經繁華的顯赫王朝,也會在時光中淹沒褪色,變成史書中的一縷談資。
這世界上,繁華彈指,總如逝水,就好比鴛鴦社散之日,茫茫回首,舊事皆空,難道隻是海市蜃樓是頃刻幻景麼?
但是在我筆下的故事裏,有一群人,或者說是一家人,卻貫穿了古今,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他們依舊是氣定神閑,談笑自若,仿佛紅塵滾滾,於他們而言,不過是在肩頭的幾瓣桃花,輕輕拂落,哪裏是能夠驚動的呢。
曾與友人戲言賀蘭一家,她道:“昔龍今虎臨天下,任爾東風掃落花。無常世界天數定,風光盡在賀蘭家。”
我撫掌而笑,回道:“繁華一夢指間沙,萬般情緣都虛化。滄海桑田流年轉,風光仍在賀蘭家。”
因此這個故事自人物背景設定,到如今的成稿,實際上過了大半年之久,幾度改稿,算不上是嘔心瀝血,亦算是字字心血,借曹公一句話“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誰解其中味!
我於茫茫夜裏,明燈之下,茶煙嫋嫋,一下一下輕敲鍵盤,將內心那種莫名的悸動化為文字化為一個個故事一段段風月。
昔年溫嶠至於武昌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雲其下多怪物,嶠遂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出,奇形怪狀。其夜夢人謂之曰“與君幽明道別,同意相照也”!
本文所寫的,也恰恰是一些人鬼神怪,魑魅魍魎,皆非常人,讀者閱之,豈不是正如溫嶠燃犀所見?故本文名曰《犀照記》。
然而,君為人耶?卿為狐耶?魑魅魍魎本是一念之間,是人是鬼,是妖是怪,又有何妨!
若夏夜乘涼,月影朦朧,花香染衣,便以青梅煮酒,說狐鬼精怪,怎般愛恨情仇;若冬日夜寒,綿綿落雪,可用臘雪煎茶,笑人間歡聚,情願碌碌紅塵。
然春日天朗氣清,可蕩舟湖上,長歌頌《桃夭》;秋日紅葉漫山,可攜君共遊,琴瑟奏《考槃》。
此卷筆記,誌人誌怪,僅供一笑爾。
楔子(1)所有故事的開始
更新時間2012-9-10 11:59:49 字數:2459
元和二十四年三月,皇宮,嘉望殿。
夜色濃厚,悄無人聲,有一個小太監悄悄從牆縫邊溜進大殿,殿裏一支蠟燭都未點,看起來暗影憧憧,頗為可怖,隻能依稀看見有人坐在廳內,麵色平靜,無悲無喜。
小太監溜到他身邊,低聲道:“太子殿下,一切都安排妥當了。”
那人點了點頭,神色平靜:“好。”他一撩下擺,站起身來,那個小太監點了一盞紙燈籠,小心翼翼在前邊帶路,那人不緊不慢跟著他來到了宮裏的一座偏僻的院子,那似乎是屬於冷宮的一角,即便是春日裏,也是滿院的荒蕪之色。
那人停下了腳步,小太監試探著問了一句:“太子殿下?”
“那邊是誰?”他出聲詢問,聲音不高不低,卻正好讓對麵的人聽見。
“啟稟太子殿下,老奴奉皇上之命,前來相送。”來人連忙上前行禮,麵色恭謹,著大太監的服飾,正是如今老皇帝身邊的太監總管——王公公。
“父皇?這宮裏,到底是父皇的天下,什麼都瞞不過他。”他冷笑了一聲,“怎麼,事到如今,難道父皇想要斬草除根麼?”
“不敢。”王公公不卑不亢道,“皇上的原話是,雖然殿下與皇上並非親生父子,但是到底多年來,皇上把您當做親生兒子一般,如今,局勢不穩,太子殿下就此脫身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