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全麵理解 貴在持之以恒
——談“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
□ 汪 洋
省委十屆八次全會提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一核心任務後,全省上下反響十分熱烈。這表明,“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充分反映了民意,形成了社會共識,為推進全省各項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但是,有些同誌光談“建設幸福廣東”,忽視“加快轉型升級”,對什麼是“幸福廣東”,如何建設“幸福廣東”見仁見智,莫衷一是,特別是擔心“建設幸福廣東”得不到落實,幸福是“畫餅充饑”。我認為,要準確把握“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一核心任務的本質和內在要求,在認識上重在全麵理解,在實踐上貴在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把這一美好願景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幸福生活。
一、“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是一個統一體,不能割裂
加快轉型升級是手段,建設幸福廣東是目的。這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能割裂,尤其不能把手段當作目的。正如發展經濟一樣,發展經濟是手段,其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讓人民群眾得到幸福。但現在有一些幹部忘記了發展的本來目的,為了發展而發展,這樣容易造成經濟總量上去了,而人民群眾卻感到不幸福。比如前蘇聯就是將發展手段變成發展目的的典型,發展生產力的目的不是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體現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而是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要大炮不要黃油”,國防工業雖然非常發達,但是日用品匱乏,民生得不到保障,成為後來失去人民群眾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紀70年代末,黨中央提出要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目的也是要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一戰略轉移順應曆史發展規律,符合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得到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現在我們提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一核心任務,就是要明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人民群眾得到幸福,自然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人民群眾也是十分擁護和支持的。
要正確理解“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一核心任務,就要準確把握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係。我們打個比方,就是“做蛋糕”與“分蛋糕”的關係。如果說“建設幸福廣東”是“分蛋糕”的話,“加快轉型升級”就是“做蛋糕”,就是奠定“建設幸福廣東”的物質基礎。沒有加快轉型升級,“蛋糕”就做不大,做不好。我們過去談經濟發展,常常強調做大“蛋糕”,很少考慮做好“蛋糕”,不注意提高“蛋糕”的質量,降低做“蛋糕”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現在我們講轉型升級,就是要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去做高質量的“蛋糕”,隻有“蛋糕”又好又大,“建設幸福廣東”才有良好的物質基礎。要特別注意防止一種傾向,就是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分蛋糕”上,而忽視了“做好蛋糕”。
因此,我們不能片麵理解“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如果隻強調“建設幸福廣東”而不注意如何“加快轉型升級”,“十二五”規劃的目標任務就不可能實現,“建設幸福廣東”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總之,要把“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體現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進程之中,通過轉型升級為實現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奠定良好基礎,從而達到為人民謀幸福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