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三個代表”求創新
2000
關鍵詞: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千禧龍年,中華世紀壇的鍾聲在零點響起,古老而又充滿希望的中國,帶著改革開放的喜悅,堅實地邁進了又一個千年。中國共產黨曆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
新的千年,世情國情更為複雜,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黨內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2000年2月15日,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因大肆收受、索取賄賂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同年4月20日,中共中央紀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克傑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查處情況。我們黨怎樣才能經受長期執政和市場經濟的考驗,提高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拒腐防變的能力?怎樣才能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取信於民、造福於民?這成為全黨必須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2月25日,江澤民來到了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從全麵總結黨的曆史經驗和如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出發,首次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進行了比較全麵的闡述。他提出:總結我們黨七十多年的曆史,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這就是:我們黨之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曆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澤民的講話,從曆史唯物主義的高度深刻揭示了黨的性質,指出了黨的根本任務,對於進一步保持黨的先進性,保持黨的生機和活力,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
到現在,十多年已經過去。中國共產黨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確立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遠景規劃。同時,中國共產黨更清醒地看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任重道遠,尤其是要認識到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
2002年11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了黨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黨的指導思想上的重大創新和突破。
喜獲豐收的廣東農民
2000
“三個代表”求創新
2000年5月17日,江澤民在北京接受美國《科學》雜誌主編埃利斯·魯賓斯坦獨家專訪。江澤民在專訪中回答了《科學》雜誌的提問。其中在談到吸引人才回國服務時說,科技競爭是人才競爭,中國政府堅持“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留學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