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墨寶
學字
師長那天跟裏高他們說:“從今天起你們跟我學識字。入了紅軍隊伍,不能做睜眼瞎。”有人說:“養馬的做勤務的也學識字,有多大用?還能把草料鍘出花來?還能把炭燒成金子?”
師長聽了那話,臉就黑了,樣子很凶。師長從沒這麼凶過。
“你們就永遠養馬燒炭?!仗打完了也養?革命成功了也養?”
大家就啞了聲,老老實實聽師長的。
那時候,紅軍號召士兵學文化,教員多是那些略通文墨的軍官,課本則是連隊的標語手冊。
師部的那些兵,師長親自做先生。師長讀過黃埔,是軍中的秀才,經綸滿腹,才高八鬥。他教人識字,認真且得法。師部那些兵與別的兵不同,老的老少的少,且雜亂。 有馬夫火夫,有勤務警衛,也有傳令兵和號手。但師長教學有方,沒幾天,那幾個老的少的就學了不少的字,能把一本標語手冊念全了。捏筆寫字,橫橫豎豎塗抹得有模有樣。
他們覺得學文化並不是難事。
他們覺得學文化也很好玩。
那天裏高在寫一個字,反反複複寫,那是個“薪”字。
標語手冊裏有一條標語:紅軍中官兵夫薪餉穿吃一樣,白軍裏將校尉起居飲食不同。
師長講那個“薪”字。
“有時做‘柴’字解,柴草,生火做飯的柴。”師長說。
“有時又是‘錢餉’的意思。”
“咦,好玩哩。”裏高覺得那“薪”字很特別,就多寫了幾個。
“你覺得好玩?”師長問。
裏高笑,他還是鍾情於那個字。師長叫他們習字,他就開始反複寫那個字,寫寫停停,左看右看,樣子很專注。
馬夫大關過來。
“我當你看什麼呢,一個字。”馬夫大關說。
“我這字寫得不錯吧?”裏高很得意。
“你看你,你還能像師長那樣把字寫出花樣來?寫來寫去不就爛泥地上雞爪腳,鬼畫符一樣。”
裏高惱起來,說:“你來來!你來來!”馬夫大關真就抄筆寫起來,一筆一畫有模有式,竟也端正地寫出了個“薪”字。裏高眨眉眨眼地看了好一會兒,還真難與自己寫的那字分出高下來。
就這樣,裏高和馬夫大關就較上勁了,一老一少暗裏明裏都比著看誰識字快認字多,看誰能把字寫出花樣。本來大家學習積極性就很高,他倆一較勁,連帶了大家一起興趣倍增。
作業
師長要去瑞金開會,臨走前給裏高他們布置作業。他想,這些伢子老倌哪肯在學習上下功夫呀!沒人盯了還能不偷懶賣乖!我得給他們多弄些事。
師長把臉拉著,拉成冰河裏的一塊石板。
“那本標語手冊上的字,每人抄三遍。”師長說。
“三遍?!”
“嗯!三遍,一個字不能漏!”
“噢噢!”裏高他們應著,師長以為孩子們會把嘴皮撅起老高,師長以為他們會眼白多眼黑少。可是沒有,他們表情很平靜。師長覺得事情有點古怪。可他沒多想,他急趕路。
師長策馬過了浮橋,大家“轟”一下大笑起來。他們沒把那當回事,三遍算個什麼?他們想。
師長一走,師部雜事頓減,大家都閑下來。以往是烤火、玩五子棋、趕集逛街。但這一回大家有事做。他們弄來紙墨,上好的宣紙徽墨是從財主家抄來的。老的少的一幹人就鋪紙在地上,捏了筆蘸了墨,往紙上塗抹。他們不懂愛惜紙墨。紙原本就是用來寫寫畫畫的,誰寫,寫什麼畫什麼不都一回事?他們無所顧忌、隨心所欲,在那些白紙上橫一下豎一下肆意揮毫。
不多久,那些紙就寫完了。他們搔頭皮,有人想到用舊報紙,於是又搜羅了來。後來舊報紙也寫光了。他們站在大祠堂裏,端詳各自寫的字。看著看著,總也看不出個高低來。再說師長說要寫三遍,他們還沒寫到三遍呢,就沒紙了。
他們就那麼站在祠堂的天井裏發呆,挖空心思想主意。
有人看見那片牆。牆抹了一層石灰,白白的。
“那不就是一張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