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2)

負劍遠行 作者:徒局

文案

“你是誰?”

“別趕我走,我沒有地方可去了。”

“他們找的人,不是我。”

“不騙你。”

“答應過,要保護你。這裏,記得。”

“哪裏都不去。要在你身邊。”

“我偏要執迷不悟又如何?”

“他們都說,我在等一個很重要的人。但是他是誰,我一點印象都沒有。”

“君兮、君兮。祈以長生。”

“沒有你,我活著,卻不再是我。”

百裏屠蘇X方蘭生,開頭文藝,過程溫馨,結局催淚,HE。

第 1 章

是清明那一日,昨夜下了一整晚雨,地麵潮濕,又不至於陰滑。天微亮,推門出去,風卷來樹葉滑落到水塘裏,泛出點點漣漪,錦鯉快速遊走。

他前行幾步,伺候在旁的小廝連忙引上來。

“老爺,您還出去啊?”小廝淺聲埋怨著,“您昨晚都因為這天氣整夜渾身難受睡不著,怎麼不趁著白天好好休息呢?”

他搖搖頭,慢慢道:“這事啊,不做的話,心裏頭空蕩蕩的。沒有辦法,還是要去一趟。”

“真拿您沒有辦法。”小廝打出一把白底紅梅油紙傘,“老爺您打上傘,這種天氣,就是這朦朦朧朧連綿不絕的雨才傷骨頭。”

他伸手接過傘,笑罵:“你倒是知道的清楚。”

“那是。”小廝調皮的眨眨眼,“跟在夫人身邊久了,哪裏不曉得這點?夫人到沁兒小姐那兒去了,可是叫我們好好照顧老爺您哪,要是老爺掉了根頭發,夫人非得扒了小的皮不成!”

“好啦好啦,別貧了。我的身體我知道。”他清秀的眉目間啜著笑意,“左右不過如此罷了。”

小廝忙道:“老爺千萬別這麼說!小的們還指望給老爺夫人擺上百歲大壽的酒啊!”

他不再說話,淺淺撇了人一眼,開了傘,徑直出府。

路上出行的人見了他,紛紛衝他打招呼。

琴川赫赫有名的方家老爺誰人不知?年少家中曾遭大禍,後來是這原本手持聖賢書的方家老爺毅然棄文從商,才把偌大的方家支撐住,如今富甲一方。

他名,方蘭生。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複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豔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他到香燭鋪置辦了些香燭紙錢。轉身邁步向芳梅林方向走去。

與他同方向的人不少,大抵是芳梅林風景宜人,多數琴川人都願意把親人葬在那裏。

雖然多美的風景,逝去的人也再看不見。

雖然風景很美,活著的人看多了也會膩味。

他來到墳前,靜靜把東西陳設好,自懷中拿出火石點燃紙錢,投在墳頭。待一張一張燒完了,再舉杯將備好的桂花酒往地上潑。

沒有祭祀詞,也沒有哭嚎喊叫。

完了,就往墳旁樹下一坐。

飛花落葉,藍天白雲,清風流水。天氣好,他就抬頭望空中飛鳥。等到淅淅瀝瀝下起小雨,他便撐出傘,望麵前綿延成片的雨絲。

有蹭傘的人擠過來,他也不嫌棄,默默讓出半邊傘,倒是讓人不好意思,左顧右盼的說起自家生活瑣碎的事。

也不回答,就這樣聽。

蹭傘的人好奇便指著他拜祭的墳頭問了:“那是你的什麼人?碑上怎的沒有刻字?年年清明重陽都瞧你都出來拜祭,是家中親人嗎?可是也沒有聽你府裏有誰過世啊?”

他倒是怔了,表情想懷念什麼,又什麼都沒有,隻把頭搖搖。

天晴了便離去。

綠汪汪的欣長身姿,在嫣紅成海的天下單薄成片,脊梁倒是挺得筆直,任誰看了都要讚一聲風骨神韻。

小步踏回方府,黑的靴青的衣擺沾了路上積水,沉甸沉甸。轉過糕點鋪時頓了頓,往裏頭探,正好瞧見糕點鋪的老板娘。

老板娘對他會心一笑,拿出早晨就準備好的糕點盒子遞過去:“方老爺,老樣子,丹桂花糕。您嚐嚐,隻是娘幾日前到小弟那兒去了,這是我自己做的。”

他付了銀子,掀開雕花鏤空邊角鐫有“方”字的木盒蓋,掂起一塊送進嘴裏。

“花味淡了。丹桂沒有醃製好,味道不出來,糖放多了。”

老板娘一臉受教:“娘說的沒錯,怕是整個琴川要數方老爺您味覺最靈敏。對了,我曾聽娘說,方老爺的手藝也是頂好的,什麼時候您大顯身手,讓我們開開眼界、做個示範?”

他慢慢撲扇小扇子似的睫毛,閉了杏仁的眼:“不做了。我不入廚房許久。”

老板娘尷尬道:“那是那是,方老爺是忙人,哪有這個空去琢磨這......”

“不是這樣。”他淺聲解釋,“而是沒有這個感覺了。每每進到廚房裏,拿了廚具渾身就不對勁。”

“這、這是怎麼說法.....”

“不知道。”他蓋好手中木盒,將嘴角糖粉抹去,“我也不清楚。就是這樣了。抱歉,可能不能給你做示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