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太子,雖然長在深宮,卻也有些體會。聽石猴的話,眼前好似展開了一幅畫卷,人從出生開始,一直到生命結束,中間這段路程,充滿著艱險,坎坷,痛苦……人生在世,一出娘胎,泛泛草介之流也好,權傾朝野的將相也罷,無一不是走向滅亡……無一不是生老病死桎梏中的囚徒。

石猴繼續道:“曾有人寫詩雲: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其實生女也未必好,自己的丈夫、兒子都埋沒隨百草了,自己還有法過嗎?又有人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其實苦的何止百姓了?達官顯貴,平民眾生都是人,而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不節欲,就永遠痛苦。”

人的苦,當真來自於“欲”!看見石猴說完要走,他連忙拉住石猴道:“好容易從南瞻部洲來到西牛賀洲,不妨在這裏住幾天,讓我也盡盡地主之誼?”

美猴王笑道:“實話說罷,我是從東勝神洲漂洋過海來的。”

太子一愣,忙攜了他的手道:“貴客不曾遠迎,恕罪。”

石猴點頭道:“不罪,不罪,好吃好喝,好酒好菜拿來就行。”

太子:“………………………………”

作者有話要說:曾有人寫詩雲: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杜甫的兵車行,高中學的,親們還有印象嗎~西遊記各有解讀,小風私以為“丹書說”能說服我~當然這個解讀也很難說是對是錯。不過西遊記作為一本通俗小說的話,其中邏輯硬傷甚多,小風要一點點改了……畢竟小風可不是要寫丹書的……為給大家稍微說明一下西遊記為什麼是丹書,以下引自百度:三十一回開頭說:“經乃修行之總徑,佛配自己之元神。兄和弟會成三契,妖與魔色應五行。” “經乃修行之總徑”,其意為此經為丹道修煉者指明了方向,西天取經便是天下修行者都要走的道路。“佛配自己之元神”,“元神”是丹道修煉中的特殊角色,也是丹道的專有之物。能夠見到元神,標誌丹道修煉已成,也就是西天見佛,標誌丹道成功。 “兄和弟會成三契”三個徒兒的形象描寫是為了揭示丹道修煉的內容而設計的。 “妖與魔色應五行”,取經中遇到的一切魔怪,是描寫了金木水火土這五行在丹道修煉中的種種不同表現。 在取經的過程中,書中也不斷地點明丹道這個主題。

☆、第〇〇四回

第〇〇四回:

癡太子問道,

美猴王求仙

象車在一條漫長的山路上蠕動著,車輪發出低微的軋軋聲。連綿的遠山和白雲,緩緩向後移動。石猴閉目養神,不想今日有太子駕車。他低聲問道:“我說小太子,這大半夜不好好歇著,自個兒駕著車到處亂跑是什麼情況?”

太子白皙的麵孔上微紅了一下,在熹微的晨光中看不真切:“……這……今天是我成親之日。……我……我逃婚了……”

石猴黑亮的眼睛猛地睜開,象車搖搖晃晃,他一把抓住太子的手腕:“難道……跟你成親的女人是個醜八怪?嘴歪眼斜,瘸腿駝背,還有口臭?”

太子搖頭道:“不,她是鄰國的公主,優雅端莊,貌若天仙。”┆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