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叫寂言,18歲的時候在T省的一座小鎮上打工。我在這座城市裏舉目無親,或是天性使然,擁有一顆冷若冰霜的心,我不會像所有女孩子一樣,一有時間就逛街或是買零食。我隻喜歡安靜的呆著,盡管性格有點像男孩子。
我在穿著方麵不會太過講究,隻要整體看起來幹淨,利索就好,我不喜歡穿淑女式的衣服,那樣對我來說太別扭,我喜歡穿寬大,舒適的運動服裝,想站就站,想坐就坐。
200X年秋天,老板因看中我會繪圖,於是每次客戶發來模具圖紙都會讓我做參考,並且給我一些任務,讓我單獨完成。公司規模不大,會這種軟件並會看圖的人隻有我一個,若是遇上難題,我隻能向一些認識的人谘詢。
公司呆了近半年多,主要為學習學習經驗,除去本身有產品圖外,還要和老板一起去見客戶,次數多了,我和那些人也打成了一片,對此,老板很是欣慰。
200X年春天,一個溫暖的午後,我被一張圖紙所困,始終想不到解決的辦法,於是隨意點開一個群,把老板的要求及產品圖發到群裏,以便向群裏的人士求助。過了好一會兒,沒有人能夠給我正確的答複,各個都說這是專業問題,他們無法解決。就在我想要關閉群對話框時,群主發話了,她說,這是一個產品圖,可以從中間著手,圖紙她能看懂,但是具體的解決方法她也不會。
我並沒有因此感到失望,向她道謝後,繼續研究。
後來,在玩博客的時候,意外的發現,群主原來是一個博客圈的圈主,而恰巧我也同在那個圈子,她叫之初。
有了這些資料做基礎,我常常會去之初所在的圈子裏,有時候是隨便看看,有時候會去之初的博客裏留言,有時候會在QQ上簡單的問候,我以為之初會是生命中的過客,並沒有刻意的想要拉近彼此的距離。
沒有過多久,我應另一個圈主的邀請,做了管理員,偶爾去點評博友的文章,之初知道後,也讓我一起幫她管理。我沒有多少時間在網上閑逛,隻是喜歡寫點心情文字放在博客上,之初偶爾會來看,然後做出簡單的點評。
我們就這樣,在圈子裏尋找彼此走過的痕跡,沿著腳印去私人博客裏留言問候,第二天準能收到同樣的祝福。不得不佩服中國人之禮尚往來的優良傳統,久而久之,我們的留言和走訪似乎成了習慣,並且我對之初也產生了好感。於是,我接受了之初的邀請,用她的話來說是,我們一起暢遊博海。也就從那時起,我們開始了故事之旅。
因圈中事務需要交流,博客不方便,我們便成為了彼此的QQ好友,有事的時候會留言,沒事的時候會閑聊。
我和之初都是七點半上班,五點半下班,作息時間是統一的,不過我晚上得多加兩小時的班,公司是私人企業,在許多方麵不完全是自由的。我好像慢慢習慣了之初走進我的生活,我也很自然的會把自己的故事,家庭,朋友,交際,心裏話等等之類的一同告訴之初。相比而言,之初真的是個很好的聽眾,她會一邊聽著,一邊站在我的角度上去衡量事情的利與弊,有時候也會不說話,我能感覺到她在聽,而且很認真。
偶然一次在聊天中問起,我們第一次給對方留言是在什麼時間?倆人都沒有注意到,於是,我們又在各自的留言板上去找。翻了好久,終於找出第一次相識的日期:200X年X月X日。
找到答案後,我們都莞爾一笑,說道:那這個時間就定為彼此初識的紀念日,當年輪走過一圈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之間的感情又深一層。我能感受到之初的笑中帶著一絲歡喜,一絲激動。也許,這些被人遺忘的日子,就這樣被我們不經意間記下來。
公司事情不多,忙完後就可以做自己的私事,老板雖然會在背後盯著我們,但他們不懂QQ、MSN、TM等這種比較先進的軟件,所以我時常會偷空去圈子裏幫之初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段時間下來,我大概能摸清楚之初的作息時間,以至於每次之初在圈子管理的時候,我也會在。我和之初有時候很默契,倆人來了後,一個從上往下管理,一個從下往上管理,這樣就不會導致“撞車”的情形。聰明如她,每次管理完,便會在彼此的博客裏留言,再用QQ聊天,即使是隱身的,我也會及時浮出水麵,與之初侃談。
圈子基本上是之初在管理,這讓我比以往更加勤快,我不想讓之初太勞累,畢竟幾千個人的圈子,一個人實在辛苦,所以,我經常會放棄午休的時間,陪之初一起點評日誌,然後聊天。到最後,慢慢的就把午休時間遺忘在腦海裏。
我們從各自的生活,聊到家常,絲毫沒有時間觀念,也從未對彼此設防,有問有答,實話實話。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有後來的故事。
我告訴之初,我的家庭狀況,我的性格,以及我為人處事的原則。我清楚的記得,其中一條原則是,從不跟有男女朋友的人深交。之初好奇的問我原因,我告訴她說,因為我親身體會過從沒有情侶到有情侶之間,友情過渡的關係及冷落程度,我不做電燈泡,也不做情侶間溝通的橋梁。如果你現在沒有男朋友,我願意做你的聽眾,但當你找到真正能守護你的那個人後,我會放手,從此,陌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