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養生之道 第五章疏通心包經
一式三招之中“按摩心包經”和前兩招“敲膽經”及“早睡自然醒”在性質上有很大的不同。前兩招的作用主要在提升人體造血的能力。按摩心包經則主要在對付身體心包積液過多的問題。
心包積液過多主要出現於身體進行修複工作時,或身體的血氣能量很低的時候。當血氣能量提升之後,身體會開始進行各個髒腑的修複工作,這時就很容易出現心包積液過多。也就是在實施了敲膽經及早睡一段時間之後,許多人都會出現心包積液過多的問題。因此,才將“按摩心包經”納入一式三招之中。
現代醫學對心包積液過多的檢測很嚴格,必須嚴重到一定程度才會被醫院判定處於疾病的狀態。相對的利用中醫的脈診,很容易在患者輕微異常時,就診出心包積液過多。大多數中醫師認定的心包積液過多患者,要到很嚴重時,才會被西醫檢測出來。
許多疾病和心包積液過多有密切的關係,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哮喘。改善了心包積液過多的問題,能使這兩種疾病的症狀迅速得到緩解。但是檢測上的差異,使得中醫和西醫對某些疾病的因果有完全相反的認知。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是典型的例子。
幾乎大多數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在中醫師第一次的診斷,就會被確診其心包經是阻塞的。因此,中醫師認為心包積液過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可是,這些患者隻有到了病情極為嚴重時,才會被西醫確診為心髒方麵的疾病,那時通常都已經回天乏術了。因此,這一類病人多半都死於風濕性心髒病。從這個病名看來,西醫認為最終的心髒病是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炎成了心髒病的病因。
實際的情形,心髒的問題早在關節炎出現之前就存在,隻是在西醫的診斷標準,還沒有被認定為疾病,那時隻看到關節炎的症狀。等到心髒造成身體整體的問題時,從病史上看來,關節炎出現的時間早了很多年,因此就認定心髒的疾病是關節炎引起的。
許多身體的不適都和心包積液過多有關,按摩心包經能有效加以改善。例如,心悸、暈車、暈船、走路時呼吸不順暢、低血壓、腿酸、晨間臉部浮腫、手部腫脹、手腳無力、心跳過速等。
雖然心包積液過多不算是很嚴重的疾病,但是它卻會使心髒的效能受到影響,進而使其他髒腑的效能大幅度下降。同時它也是最常出現在生活中的問題。因此,保持心包經的通暢,對身體整體的運行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當身體血氣上升時,隻要身體進行腸胃的修複,或身體有其他的炎症,都會使心包積液呈現過多的狀態。在調養血氣的過程中,心包積液過多的現象會經常出現。對於開始調養身體的人,最好能自行感知心包積液的狀況,同時選擇一種應對的方法。在心包積液呈現異常時,能盡快加以改善,提升心髒和脾髒的能力,使身體的修複工作能更有效率地進行。
心包積液狀態的實時檢測
按摩心包經時,可以利用聲音來判斷心包積液狀況。心包積液流水聲的探測點。在身體兩側肋骨的下方,位於肝經章門穴和胃經太乙穴中間的位置,是一個監測心包積液狀態理想的位置。如果幫別人按摩,可以把耳朵貼在這裏,就能監測到心包積液的變化狀態。自己按摩則可以找一個醫生用的聽診器,放在那個位置。
如果心包積液過多,會呈現出安靜無聲的狀態,正常情形則會聽到流水聲。通常運動後流水聲會很通暢,說明運動能夠有效地疏通經絡。傳統的按摩,按摩師隻能從手感和病人的表情、口述來判斷按摩的成效,對於細微的變化就很難知道按摩的成效。這種以聲音作為回饋信號的按摩,使按摩師能夠一邊按摩,一邊觀察經絡的變化。
在正常的情形,如果穴位的阻塞不是很嚴重,手指按壓在穴位幾秒後,聲音就會出現變化。如果經絡嚴重阻塞,開始的幾次可能需要按摩很長的時間才會出現變化,有時甚至需要花一個多小時,才開始有些動靜。通常愈胖的人阻塞愈嚴重,愈不容易聽到流水聲。
我自己的經驗,在初期經絡阻塞比較嚴重時,即使出現流水聲,聲音就像從略濕的毛巾中擠出來的水滴一樣。隨著一次次按摩的改善,顯現出愈來愈流暢的流水聲,最終甚至還能聽到具有回聲的流水聲,似乎體內的空間在療程中變大了。
這種流水聲,在科學上很難驗證,主要是目前的透視設備還無法觀察到這麼細微的體液變化。同時當人死了之後,血壓消失,體液就不流動了。因此也無法從解剖中觀察這個現象。
利用磁鐵片疏通心包經的方法
許多讀者看了《人體使用手冊》,最大的困擾是不知如何按摩心包經。有些則嫌按那麼多的穴位太麻煩,於是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尋找簡單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