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你父親看看。倒不是咒你們不長久,實在是如今世道就是這樣,哪家守得百年好?與其將來反目,佳偶變怨偶,不如先想好退路。沒了後顧之憂,日子才能過得盡得本心,是不是?你們自己好好想想吧,今天小璦就先去你家,答應的事,要做到。”
第二天任道遠仍然上門來了。這次他是帶著房產證來的。
他買了裴家隔壁的別墅,房產證寫的師玉陵的名字,說是聘禮兼半個新房,任爸爸掏錢置辦的。還有半個新房在任爸爸家旁邊,寫的是任道遠和師玉陵兩個人的名字,這是任道遠自己買的。
對師正清而言,這就是說定了,隻差最後的幾個禮節和一本證書而已,於是從此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有時候師玉陵和任道遠生氣,他還會勸兒子——裴複至感覺師正清這是真把師玉陵當女兒嫁了。
算了,他們這麼理所應當地做了決定,他這個傻爸爸還爭執不是嫁是娶麼?
小璦幸福,正清高興就好。
之後的幾年,師玉陵每天都過著一樣的日子。上課,回家,去伴侶家,畫畫,彈琴,練字,下棋,念書,養貓,養狗——狗狗是任道遠後來買的,一隻阿拉斯加——偶爾被陶鳳抓去做後期,出COS救場,打義工,旅遊……好像他和任道遠並沒有蜜月期,而是直接進入了老夫老妻模式。
等師玉陵研究生畢業,任道遠也三十三了,兩個人就扯了證,正式結為伴侶,當然日子並沒有什麼變化。
師玉陵研究生畢業之後就一門心思地鑽研斫琴去了,他必須子承父業,這沒得選,他也不想選。
他生日那天,正和他爹一起琢磨一段木頭怎麼取材呢,任道遠好不容易推了晚上的酒會,回來抓夫人一起看電影,師玉陵還滿心不樂意。
電影是《掘地》。
孟導幾年前就拍好了,隻是剪輯很慢,他對這個故事要求極高,他本來就是個挑剔人,又不缺錢,如果要求再高些,拖個四五年都算短的。
不管怎麼樣總算首映了,時間還恰恰好是師玉陵的生日。
師玉陵別扭了一會兒,很快又高興起來了。
劇很不錯,雖然是比較小眾的題材,因為涉及反穿越和琴道複興,關注度還挺高的。
這些年隨著華國人對古文化的研究熱度越來越高,琴道就是其中之一,而劇裏出現的古今琴道之爭非常現實,華國古琴協會的會長看完劇本時就說,仿佛作者真是個古代的琴師,不然許多觀點還真提不出來。
因為這個事還很炒了一下,直到作者——師玉陵想到作者,還真有點頭痛,作者,也就是他爹,出來澄清說隻是因為夫夫兩個喜歡鑽研古書而已,這事才過去。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技術流科幻色彩的文藝愛情片,衝著它的特色來的觀眾,加上演員鐵杆粉,還挺多的。
師玉陵喝著茶,吃著杏仁,美滋滋地聽著琴曲,頂級影院的揚聲係統就是好,效果剛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