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私家醫院剖腹產率高
可是,我們在報上經常讀到許多香港名媛選擇剖腹取嬰。據香港婦產科學會統計,私家醫院的剖產率高達40%,而政府醫院卻隻有10%左右!名媛的理由不是怕自然分娩痛,而是外國人所無的——要為嬰孩選個好時辰出生。這種傳統思想無可厚非,但亦有可供爭議的地方,因為普天下同一時辰(即那兩小時吉時內)出生的嬰孩是否都會有好命?實際上,大家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雙生嬰兒,也會有不同的際遇和壽命。我曾向一位頂級術數大師請教,他的意見是:命運乃是天意,擇吉剖腹屬違反天意,順其自然最佳。
坊間傳說,某位見報率極高的名人曾找高人為太太擇算吉時剖腹,結果卻是醫生因另一手術延誤,導致錯過了吉時為他太太開刀。後來該名人即遇上了一生事業中最大的挫折,這是否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所以,大家倒不如順應自然、莫違天命;而且我相信許多偉人都不是剖腹出生的。
再談不必要的手術
香港的私家醫院剖腹產嬰率高達40%,相比之下政府醫院卻隻有10%左右,反映出付得起錢的較富裕家庭的孕婦多選擇剖腹。但是自願選擇還是被迫,這個並沒有統計數字。
菲律賓是個較窮困的國家,5年前發生的一件事,引致許多人質疑一些婦產科醫生的德行。事緣一位女廚師Aling Nena獲她的醫生通知說她的胎兒會以腳部出生(breech birth),因此需要剖腹產嬰,費用是25000披索,她隻有向傭主借錢準備動手術。怎知嬰兒“動作”比預產期早了很多,而她醫生那間診所剛巧“爆棚”,故被轉介到另一留產所。留產所的醫生見Aling抵步時已可準備順產,雖有點奇怪,但很快地替她接生,並為她省回25000披索。此醫生認為首位醫生可能判斷錯誤,但更可能的是後者為了多賺些錢而向孕婦說謊。她認為這種行為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會發生。但試想一個窮婦若因為對方的貪念而被迫無辜借貸產嬰,是否人為的悲劇?美國醫學會(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則認為任何行業都有害群之馬,因此每年都有不少醫生被罰停牌。
根據統計顯示,1970年在美國的剖腹產嬰率隻有5%左右。隨著社會越來越富裕,這個數字攀升至近年的26%,個中原因相信與許多醫院注重盈利有關[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超過15%已不合理,因為剖腹對母親及嬰孩均有不良後果]。事實上,曾有不少調查針對的是病人有否被誤導接受手術,或某些手術是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