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去新單位報到的時間,灌漢卿搭上了去省城的汽車。子文數次問他什麼時候出發,他好去省城等著他。正好漢卿也要見見子文,有些事情要和他麵談一下才能深入的交流。臨出發的時候,漢卿給子文發了短信。等他到了省城的時候,子文已經在汽車站門口等著他了。
子文在省城和他彙合,他專門請了一天假。
漢卿請子文吃了羊肉和油餅,他再一次囑咐子文,讓他去上大學!他說:“對於咱們農村孩子來說,上大學幾乎是唯一的出路。他還說,你現在上大學的情況比我那時候好得多,首先,我找到了工作,給你吃了個定心丸,你比我聰明,你以後肯定也能找到工作,再說,你還有一個上班的哥哥。你的學費都包在我的身上。”
現在的漢卿已經是人力資本理論的信奉者,也是二元勞動力市場的信奉者,這是漢卿在準備教師考試的時候看到的。根據人力資本理論,一個人受教育水平越高,那麼他得到的教育回報就越多,通俗地講,就是學曆和工資收入成正比。根據二元勞動力市場理論,勞動力市場有兩種,一種是主要勞動力市場,另一種是次要勞動力市場。主要勞動力市場就是那些好工作,穩定,掙錢多,晉升快,前景好,最典型的就是白領和公務員。而次要勞動力市場的工作不穩定,而且掙錢少、工作條件也不好、學習培訓機會少,前景也不樂觀,最典型的就是在工地上搬磚;並且,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之間的流動較少,可以說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這個鴻溝就是一張大學本科畢業證。漢卿覺得自己現在已經進入了主要勞動力市場,他希望二弟也能進入這個市場。
子文說他現在已經學不進去了。每天上班都很忙。漢卿讓他現在就辭職,然後去複讀,全心全意地準備明年的高考。他說耽誤了一年不算晚。子文說他耽誤了兩年,他去年就應該上大學,如果今年上大學的話才是耽誤一年。另外,子文也不讚成他哥哥的觀點,他不認為對農村孩子來說,上大學是唯一的出路,他認為創業才是農村孩子的不二選擇。
子文說:“你沒聽老話說嗎?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上學是最不重要的那個!”
漢卿說:“但上學是隻是我們唯一能做到的那個!”
他們兩個誰也無法說服誰。暫時形成了勢均力敵的態勢。漢卿心想,他的二弟實在是太聰明了,如果自己不是比他多吃了幾年飯,如果不是自己比他多看了幾年書,他肯定說不過他。漢卿忽然想到了歸因理論,“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何嚐不是一種歸因。我們的生命往往都是在自己不知道的瞬間被某種神秘的力量左右了。
子文真誠地說:“你去了大城市上班,還得買房,我還得幫你攢點首付呢!”
漢卿說:“用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