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聽講先祖英雄史(1 / 2)

李伯考不僅給葫蘆河集訓隊上軍事課,還給他們上政治課。最生動,最鮮活的政治課,當然講講家族的革命英雄史。

李伯考坐在鬆樹下的一塊石墩上,一群孫子以他為中心圍成半圓形,席地而坐。李廣是個機靈鬼,在爺爺正對麵搶了個位置坐下。

李伯考習慣性地捋了捋胡子,開始講述

我們的先祖叫有成(名李信,字有成,古人對祖先和長輩的名字是要避違的),算起來爺爺我都該叫他曾祖爺爺,你們就該叫他天祖爺爺,不去排了,反正我們都叫他祖爺爺吧。

我們的祖爺爺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是秦朝的大將軍,曾為秦始皇統一全國立下過汗馬功勞。在秦國消滅趙國、楚國、燕國、齊國的戰爭中,祖爺爺都是以大將軍之職率兵衝鋒在最前線,祖傳的騎射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

“爺爺,你就給我們講講祖爺爺是怎麼帶兵打仗的吧。”又是李廣搶先發言。

李伯考說:你們一定聽說過荊軻刺秦王吧,可你們知道荊軻是替誰去刺秦王的?

“燕國的太子丹!”孫子們幾乎是異口同聲,高聲叫喊。

對,就是燕國太子丹指使荊軻去刺殺秦王的,荊軻刺殺秦王失敗,被秦王斬殺。秦王得知荊軻是燕太子丹派來的,就下令要不惜任何代價斬殺燕太子。燕太子聞風逃跑。我們的祖爺爺受令率兵追殺燕太子丹。

那是秦王政二十一年,我們的祖爺爺率領先遣部隊緊追燕太子,一直抵達了易水河畔。“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這易水河畔,就是燕太子送荊軻去刺殺秦王的出發地。

燕太子丹對於易水這地方非常熟悉,憑借易水之險進行抵抗。激戰三天後,祖爺爺精選了五百騎兵,組成一支輕騎兵突擊衝鋒隊。趁著黃昏大風起時,發起了突然襲擊。五百輕騎兵壯士在我們祖爺爺的率領下,一個猛衝,一陣亂箭,一陣砍殺,殺得燕太子兵尿滾屁流,鬼哭狼叫,喊爹求娘。

燕太子的軍隊大敗,不得不狼狽逃竄,一口氣逃到了燕國都城,然後閉門不敢出來。

祖爺爺在城外,駐紮下來,整天搖旗呐喊,但圍而不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在等待援兵啊。但是燕王還是不敢出城迎戰,因為他們被我們祖爺爺的威名嚇住了,根本不敢出城迎戰。燕王想來想去最終決定派出使者,前來求和。不用說,秦國是不會與燕國講和的。此時,比燕國強大的魏國,趙國都已經滅亡,還會讓你這區區燕國留下來嗎?燕國的求和之策理所當然地行不通。燕王派使者來求和,被秦王拒絕。燕王和太子丹隻能死死地防守。

王翦率領的大軍也抵達了燕國都城,和祖爺爺的先遣部隊彙合後,迅速包圍了燕國都城,把他們圍得是水泄不通。王翦與祖爺爺商討破城之計,定下了祖爺爺的輕騎兵作為攻城先鋒。

幾天後,攻城開始。祖爺爺率領的騎兵個個是騎射的高手,而且奮勇無比。隨著戰鼓雷響,他們用粗大的木頭撞開城門,騎兵腳下生風,魚貫而入,一下子就衝進了燕國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