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孤夜

謹以此書獻給天下性情中人,渴望找到真愛,找到幸福,找到自己的人們。

——————————————————————————————————————

第一章孤夜——

沒有愛的歲月就如漫長而冰冷的夜。

—————————————————————————————————————

親愛的朋友,你幸福嗎?你的幸福長久嗎?你失落過嗎?痛苦過嗎?你為什麼而感到幸福呢?

一個美麗的姑娘十八歲時接連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你說她會怎樣呢?

她堅強過,也沉迷過,也向命運低頭過。

二十五歲的安良最終對命運感到無奈而委屈地和一個自己不愛的人過起了所謂的夫妻生活。她想就讓自己像牆角的小石子一樣默默無聞無情無愛地過一生吧,隻要彼此之間能像平常朋友一樣和睦相處就行了。康永平比她大六歲,可是康永平知道良良心慈麵軟,事後他總能輕易地得到她的原諒。康永平住在良良家,三年了,他們還沒有登記結婚。

今天晚飯後二人生氣他又走了。然而,康永平這一走,二人的夫妻生活竟真的由此結束了,結束得如此簡單而不期然,誰知道其中又另有多少宿命的因緣在牽纏。

康永平開門出去時對門的斯維正好進來。

得知康永平離家出走,斯維說:“瞧瞧你倆,總是這樣,過兩天還得和好,小康也是白折騰!”

“不,這回我們是真的了。”良良無奈地說。康永平實在讓她感到累了。

斯維和安良,不解的緣分總是將她們安排在一起。她們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是同學,從前住平房兩家住前後院,後來動遷搬進樓房又成了對門。同學時代斯維就以美貌自恃,安良不僅美貌,而且樣樣出眾,斯維妒意叢生。而良良的那場初戀,又正是斯維在情場上失敗的一次插曲。自從安良經過了那場劫難之後斯維便開始洋洋得意起來,仿佛對方的不幸就代表了自己的成功。

斯維走了。安良一任“玉容寂寞淚闌幹”,如“梨花一枝春帶雨”。那刻骨銘心的往事令她辛酸,而現時的委屈更使這辛酸加劇。安良很美麗,但這些年她很沉迷。無奈“淚眼問花花不語”,她隻有獨自把酒傷懷,一想起身世的不幸她便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之中,又唱起那支傷感的老歌。

“誰,帶走那傷心的回憶/誰,帶走那冷漠的美麗/誰,帶走那過去的甜言蜜語/那甜言蜜語,無法抹去……情,永遠是美麗的幻影/情,永遠是孤獨的背影/情,這一場電影是悲劇/這無情的結局能怪誰……”

直到深夜,良良還獨自在房間裏惆悵、徘徊。高彈薄紗圓領短袖連衣裙是簡單合體的長款,淡雅的銀灰花色透著微微藍意。嬌好的身形婀娜多姿,美麗的眼眸迷離如夢,而裏麵含藏著多少苦澀的故事。

第二章 一見鍾情

愛情是一筆心甘情願償還的情債。被愛是債主,失戀是負債——

————————————————————————————————

安良十八歲。高考剛結束,在家等消息。

安家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安父在前年春天去逝了。他從前做小生意,患糖尿病綜合征多年。安父脾氣暴躁,生性倔強,但為人仗義,年輕時愛打抱不平。安母心地善良,性情溫和,但生性軟弱,凡事沒有主張。父母的性格特點按不同比例分配在幾個孩子身上。大女兒安欣的性格則非常離譜,其中有許多超出父母性格之外的東西。而安良則幾乎完全吸取了父母性格的各種特點,她正直、善良,但性情倔強、執著,同時又有軟弱猶豫和多愁善感的一麵。她有時樂觀開朗,笑聲悅耳;有時沉靜、憂鬱,像個林黛玉;有時又衝動得像個女俠。她的活潑開朗表現為經常的、外在的,憂鬱多愁基本上是在寂靜、獨處的時候,而衝動則生起於突發事件的**下。總之,她是一個多重性格的人,而且非常感性。不知道一個人的性情究竟與命運有沒有關係!

安家的孩子們個個聰明,安父卻不主張他們努力讀書,考大學。在他的頭腦中遺留了一些封建的思想、落後的觀念,因此他從不關心孩子們的功課,對她們也沒有任何要求。安母又不主事,於是孩子們的前途便任運而生了。

學校裏的女同學通常是這樣的情形,漂亮女生基本上都是學習成績不好,成績好的大多又搞得老氣橫秋。而安良,不但人長得漂亮,聰明伶俐,而且功課成績和各方麵成績也都優秀。更主要的是,她還心地善良,經常幫助別人,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她。男生們喜歡她,有人喜歡她的開朗,有人喜歡她的美貌,有人喜歡她的憂鬱迷離,有人喜歡她的勇敢善良,有人喜歡她的才華橫溢。女生們也喜歡她,常有女生對她喊:“安良!你要是一個男生,我以後一定嫁給你!”她聽後就會高興地回答說:“嗨!我要是一個男生,以後一定會娶你!”

班上有很多同學都開始戀愛了,良良至今還不知道愛情是什麼滋味,因為她對愛情不感興趣。也許是還沒有嚐到愛情的滋味,所以才不感興趣;也許是還沒有男生能讓她感興趣,所以就沒能嚐到愛情的滋味。班裏有幾位被其他女生暗戀的男生都主動接近她可是仍然不能打動她的心。她從不像別的女孩子一樣整天幻想當新娘、穿婚紗的情景,她們所認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她沒有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