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讓每個人成為“唯一”
每個人的生命隻有一次。生命,錯過了就不再回來。我們要做的不隻是珍惜,而是創造精彩。
很多人每天奔波卻不知為了什麼,很多人終日忙碌卻終不可得。究其原因,是在他們的心中沒有關於人生的完整藍圖。人,不缺乏運動,而缺乏思考。小的時候總聽父母講要盡終日乾乾之功,可是沒有夢想的人能做的也隻是替別人的劇本添色。而自己,則慢慢地迷失、消亡。
青春年少時,哪個不是滿懷夢想,哪個不是抱負滿腔。成功的人和大多數人的區別隻在於,他讀懂了自己的劇本,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不是羨慕別人,而是實現自我。
想過嗎?你真正要的是什麼? 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過什麼樣的生活? 擁有什麼樣的財富和保障? 在什麼領域成功? 受到什麼樣的尊敬? 隻有認清了1自己,才能真正做個獨一無二的人。
非要做唯一的自己嗎?不一定。但是,如果你的生活是和大多數人一樣的,你獲得的“尊重”就會小於其他人。如果你願意接受這個現實,在別人的劇本中扮演個角色也未嚐不可。
唯一的感覺,貝多芬在音樂中找到了,李小龍在功夫中找到了,馬拉多納找到了足球,夢露找到了表演。那麼你的唯一是什麼?你相信你自己是重要的嗎?
唯一的價值
有一所寺廟隻有七個小和尚,其中六個人每天外出耕種,第七個則留在寺廟裏料理雜務。
有一天,寺院開會,其中一個小和尚不以為然地說,第七個小和尚整天遊手好閑,不出去工作就有飯吃,他應該和其他六個人一樣,外出耕種,賺取他自己的糧食,其他人也附和他的說法。
第七個小和尚照著他們的意思,第二天一早也跟著大家一起出門工作。到了晚上,當他們帶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時,沒有明亮溫馨的燈光向他們招手,桌上也沒有香噴噴的飯食等待他們。
現在他們終於明白自己是如何的愚蠢了,竟然否認了小兄弟的默默奉獻。他們一致請求第七個和尚繼續他以前的工作。
和尚們又再度過著和睦融洽、快樂平安的生活了。
寺院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但唯一呢?如果我們能明白了到底什麼事是隻有我能做,而別人不能做的,到底有什麼事,是我做會比別人做得更好的,到底我在這個團隊中什麼是別人沒有辦法替代的,那時“唯一”就出現了。就好像在泰坦尼克號上,如果你有能力做船長,那你可以把握航向,不讓船撞到冰山上。如果我們隻能做個乘客,那就盡情地享受豪華遊輪的盛宴。而如果你隻能做個小小木塞,那就堵住那個窟窿吧,因為沒有了你,泰坦尼克也會沉沒。不為別的,隻為世上缺不了唯一的你。
而生命第一密碼就是借助數字統計學的橋梁來揭示每個人異於他人的天賦。讓你成為第一無二的自己。而它的創始人,“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也正是通過破解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數字的意義去認識自己的人生,和諧生命中的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婆媳關係、工作關係、業務關係等等,最終取得成功的人生。
我懂它的心
“人與人之間一切的誤會、猜疑和隔閡,都出於‘不了解’。”
——恩菲斯
庫房大門上有一副堅固的門鎖,粗大的鐵棒自以為很有辦法,一定可以打開這把鎖,但是不管它用撬的、錘的方法,費了多大的勁,都無法打開門鎖。
鋼鋸看不過去,接著上場,但是任憑它左鋸右拉,門鎖還是紋絲不動。
這時,一把毫不起眼的鑰匙悄悄出現,扁平彎曲的身子,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當它鑽進鎖孔時,一下子就把那副堅固的門鎖打開了。
“你怎麼做到的?”鐵棒和鋼鋸不解的問道。
“因為我最懂它的心。”鑰匙輕柔地回答。
每個人的心門上都有一把大鎖,惟有真正具有關懷與慈愛的人才能打得開。麵對我們的家人或周圍的朋友,你是不是真正了解他們內心的需要?能不能給予他們最貼心的幫助?
希望本書能助你發現自己的特質,和諧你的關係,幫你重塑信心,從而做最好的唯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