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引:外省人眼裏:廣東人既可愛又可恨(1 / 3)

一、小引:外省人眼裏:廣東人既可愛又可恨

1是是非非廣東人

浩瀚的珠江,日夜不息,奔流出海,它在出海口,衝積出一片膏腴的平原,如果說,珠江是一條“珍珠之江”,那麼廣州便是鑲嵌在它頂端的一塊寶石。

但廣東人似乎是中國人裏麵奇特的一個組群,可以被捧上天,也常常被說得一無是處。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內地流行著這樣四句民謠:

“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

西東中北南,廣州好賺錢。”

一時間,史稱“三百年商埠”、“南中國都會”的廣州,成了許多內地中國人“淘金”的最好去處。

隨後,廣東人不斷出現在那時候的各種傳播媒介——電影電視上、小說裏、戲劇中,它們給外界一個印象,廣州人多半是這樣的一些“大腕”或“大款”:身著西裝,打著領帶,左手提密碼箱,右手持大哥大,帶著年輕而嫵媚的女秘書,操著不標準的“廣式普通話”,出入中國城市的每一家豪華賓館,吃“黃金宴”,揮金如土;而普通廣州人,則或是在太陽曬著屁股時才慢悠悠走進大小食府飲早茶,吃早點,正餐端坐在蛇餐館裏吃著各種有毒或無毒的蛇宴的“專業食客”,或是開著各色時髦店鋪,店鋪裏供著手

持大刀的財神爺關公、在燈紅酒綠的街頭口出粗話,隨地吐痰的不文明的都市人。

隨著“粵菜北伐”、“粵語北伐”和“粵歌北伐”,北方人驚呼:“老廣來了!”廣東人頭上被蒙上傳奇而又朦朧的麵紗。

充滿魅力而又神秘的廣東;

富饒而又揮霍無度的廣東;

古老而又新鮮的廣東;

被種種讚譽和流言包圍的廣東。

廣東,到底是怎樣一番真實麵貌?

為了支持“說是說非”的立論,以下引用因特網上對廣東人的表揚和批評的一點點言論(有的未標明原作者,請原諒),以資證明。

2東西南北中,說說到廣東[]

北京人橫

“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是一句流傳甚廣的新民謠。首善之區高官雲集,長期生活在共和國的心髒、生活在國家權力中心的周圍,北京人天然地具有一種“中心感”,思考問題主動地以全國為視野,那份指點江山舍我其誰的自信和見多識廣的大氣常常令外地人自愧弗如。

外地朋友初到北京,印象深的往往是北京人“說政治”的熱情。一個出租車司機,侃起大山來,從國家大事到家長裏短,他都能天馬行空侃侃而談。

上海人傲

上海人傲。這幾乎是所有外來人士的第一觀感。 

時下最常用的是由鄉巴佬一詞演化而來的“巴子”。這“巴子”並不是用來指稱那些來自窮鄉僻壤的人或廣義的外地人的。因為就算你是個貨真價實的城裏人,甚至是本地一個腰纏萬貫的大款富婆,隻要行事言談做派之間偏離了一定的品位,而顯得在心智上不符合這個大都市的應有層次,都可稱之為“巴”。

有人說,上海人幾乎不同情失敗的英雄,財富是衡量價值的一個頗為要緊的尺度,但他們又絕對不會欣賞一個毫無品位的暴發戶。

陝西人憨厚

陝西人:黃土上的漢子,走路、吃飯、說話、噴嚏等等動靜特大,幾千年前他們的鐵騎打敗了六個強大的國家,第一次讓華夏族有了中國這個名字;剽悍的骨子裏麵是永不服軟,米脂的美眉天下聞名,請相信那個血液裏流著幾千年前的躍馬橫刀的激情的西北人,還會走到這個時代的前麵的。陝西人比較直率,大膽,夠朋友,但陝西人的商業意識不行,陝西人可以打仗、可以做官、可以做學問,但陝西人卻做不了生意。

四川人講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