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語二:天使愛巴黎(1 / 2)

後語二:天使愛巴黎

恐怕,這世上沒有哪座城市擁有像巴黎這麼多死去的名人了,皆因這座城實在讓人分過眷戀,對於死者生者來說都是如此。而細數了名人的墓地之後,才發現,在猶如雕塑公園般的巴黎墓地裏,名人的墓卻幾乎都是簡單之極的,那些誇張華麗的墓往往都是無名者的。名人啊,生前被迫高調,死後,則主動選擇了低調。

由於我個人的喜好,本書中出現的名人全部是文藝界名人,而且隻選擇了區區幾十個頂級名人。但事實上,巴黎墓地裏來自各行各業、大大小小的名人數不勝數,幾百,上千個都有,這就要由您自己有機會去慢慢發掘了。隨書附上巴黎地圖,標明了幾大墓地的位置,方便您去尋找,下麵再附上巴黎墓地名人錄補充名單,方便您去瞻仰。

拉雪茲公墓:

1.格特魯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 1874-1946),旅居法國的美國女作家,以海明威為代表的美國文學流派“迷惘一代”,這個說法就是來自於她。

2. 雷蒙?魯塞爾(Raymond Roussel,1877-1933),法國超現實主義作家,他運用在文學上的雙關諧語表達法曾影響了杜尚的藝術創作。

3. 喬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1936-1982),法國當代著名的先鋒小說家,被譽為法語寫作天才,1978年出版的《生活的使用指南》是法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之一。

4. 雷蒙?哈第蓋(Raymond Radiguet,1903-1923),法國著名詩人、作家,十五歲就在巴黎被喻為“詩壇瑰寶”,著有經典小說《肉體的惡魔》,引起當時法國文壇的廣大回響,可惜年僅20歲便死於傷寒。

5. 保爾?艾呂雅(Paul Eluard,1895-1952),法國超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和戰鬥,參加達達運動和超現實主義運動,以及反法西斯鬥爭。出版詩集數十種,主要有《痛苦的都城》、《不死之死》、《公共的玫瑰》等。

6.伊凡?哥爾(Yvan Goll,1891-1950),法國現代主義詩人,共出版過十多卷詩作。他主要生活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對現代詩歌詩歌感覺的形成做出重大貢獻。

7. 貝科(Gilbert Bécaud,1927-2001),法國歌手、作曲家、演員,法國六十年代搖滾樂的代表人物之一。

8. 阿爾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19世紀法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小說家,龔(gōng)古爾學院院士,以短篇小說《最後一課》被我們大家所熟知。

9. 畢沙羅(Pissarro,1830-1903),法國印象派大師,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他對印象派的重要意義甚至超過莫奈,他品德高尚贏得所有人的欽佩,在印象派畫家心目中,他是這個鬆散大家庭的家長,是印象派的先驅,因此人們尊稱他為印象派的摩西(上帝的傳喻者,以色列人的領袖)。

10. 修拉(Georges Seurat, 1859-1891),法國畫家,新印象畫派(點彩派)的創始人,代表作有《大碗島上的一個星期日》等

11.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法國畫家,19世紀上半葉至19世紀末法國學院藝術繪畫的最重要人物。

12. 比才(G. Bizet,1838-1875),法國作曲家,代表作歌劇《卡門》是法國乃至世界歌劇史上劃時代的作品,是至今上演最多,流行最廣的歌劇作品之一。

13. 貝利尼(Vincenzo Bellini,180l-1835),意大利作曲家,為巴黎的意大利歌劇院寫了歌劇《清教徒》,贏得世界聲譽。

14. 羅西尼(G.Rossini,1792-1868),意大利歌劇作曲家,十九世紀上半葉意大利歌劇三傑之一。一生作有大、小歌劇三十八部。其中《塞爾維亞的理發師》是十九世紀意大利喜劇的代表作。

15. 伊格納茨?約瑟夫?普萊耶爾(Ignace Joseph Pleyel,1757-1831),古典主義音樂時期奧地利出生的法國作曲家,小提琴家,鋼琴家,樂譜出版商和鋼琴製造商。

16. 謬塞(Alfred de Musset,1810-1857),法國浪漫派詩人、劇作家。十六歲成為以雨果為首浪漫主義文藝社成員,被戲稱為“頑皮的小孩”,是女作家喬治?桑的情人之一。

蒙巴那斯墓地: